第569章 文章本天成(2 / 2)

“大人,学生福建路福州解元杨悦,学生自认所做之诗词,比王公子的诗词要好,不知道为何我未中举。”

“学生自认为也不错。”

“学生也觉得能胜过王公子。”

张唐卿看到站起来的五个人,笑道:“既如此,请各位上台,把你们应试的诗词写下来,大家一起评判一下。”

五个人也没矫情,在众目睽睽之下,写下了自己应试的诗词。

不得不说,诗词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合辙押韵,内容比王世江所做好很多。

张唐卿指着其他四人的诗词说道:“这四首,我以为并不出彩。”

张唐卿走上前,在诗词上改动了几个字,“这样一改,全诗就会灵动很多。”

众人见张唐卿改动的几个字,可以说,一下把诗词的境界提高了很多。

“诗词,一句两句并不能看出什么,而要放到全篇去通盘考虑,你们的诗词,短板很明显,全诗意境差了一些。”

众人沉默下来。

张唐卿微微一下,在白板上写下了三句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

张唐卿问道:“诸位,这三句如何?”

众人懵逼了,这也叫诗词?

“这三句毫无内容、毫无美感的诗词,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对不对?”

台下人轰然叫道:“对。”

“有谁能加上一句,让这三句成为一首诗词呢?”

众人议论纷纷起来,有的站起来说了一句,张唐卿还没否定,就被其他人喷的不成样子了。

过了一炷香时间,大厅内才安静下来。

张唐卿走到白板前,写下了最后一句,“飞入草丛全不见。”

台下又是一阵议论声。

“看到没有,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四位举子的诗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单单一句尚可,但放到全诗中,有点不伦不类了。”

这一次,台下人终于明白了张唐卿的意思。

“如果我没猜错,这四首诗中的佳句,应该是你们偶然间想起来,本是极佳的句子,但你们强行把他安放在这里,有点不论不论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又是一首经典诗词诞生了,张唐卿默默向陆游告了一声罪。

众人已经习惯了张唐卿这种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做诗词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