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开埠时间很早,自汉朝开始,扬州就开始发展,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扬州作为大运河和长江上的重要枢纽,越发繁华起来,终于奠定了大宋最顶级城市之一。
不过,扬州也是几经废立,当年大宋建国的时候,扬州就曾经被打残了,如今的扬州,是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来的。
根据三司的统计,明道二年,扬州仅仅商业税就达到了将近二十万贯,算上其他赋税,全年赋税总额超过了五十万贯,仅次于开封、洛阳、杭州、益州(今成都)、苏州等几个大城市。
明道二年,全国税收一亿多贯,平均每府州只有可怜的二十万贯左右,扬州的经济规模,是其他地方的两倍多,可见扬州的繁华。
当然,扬州不能和开封、洛阳杭州等地想比,毕竟扬州发展的时日尚短。
张唐卿和淮南东路很有渊源。
因为,张桂山如今是泰州知州,张权是扬州通判。
扬州城外十里亭,彩旗招展,人头攒动。
扬州知州马仲甫,泰州知州张桂山,以及扬州各县的知县在扬州城北门,静等钦差张唐卿一行。
马仲甫穿着大红色的官服,志得意满,看看我淮南东路上下官员的精神面貌,当真令人欢喜。
“文思啊,张大人好好的,为何会南下呢?张大人没跟你通个信?”
张桂山说道:“下官委实不知,犬子只来信说要到扬州公干,未曾提及来扬州的目的。”
“奇怪啊,好好的,为何会巡抚淮南东路呢?难道我淮南东路有未知之事发生?”
张桂山拍了个马屁说道:“马大人,咱们淮南东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估计犬子只是过来看看。”
马仲甫哈哈笑了起来,“说不准张侍郎思念你这个父亲,特意借着公差的机会来看望你们贤伉俪。”
张桂山心情更好了。
看到张唐卿的钦差仪仗已经到了一百米开外,马仲甫一声令下,众人齐齐的站好。
张唐卿从马车上下来,一眼就看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张唐卿眼眶红了,他看到张桂山已经开始落泪了。
自从去年四月,张桂山外出后,他们爷俩已经快一年未曾见过了。
不过,这趟是正式皇差,所以,张唐卿父子都没以私废公。
“臣马仲甫,带淮南东路上下,恭迎钦差张大人。”
张唐卿微微测了测身子,和马仲甫及其他官员见了礼。
当走到张桂山面前时,张桂山已经泣不成声了,抓着张唐卿的胳膊,呜咽不能言语。
张唐卿红着眼睛,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又钻进了马车,片刻功夫,张唐卿一身常服走了下来。
只见张唐卿走到张桂山面前,郑重的下跪,“孩儿见过父亲,父亲大人安好。”
张桂山已经哭的不成样子了,抱着张唐卿的头,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