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吃惊的看着张唐卿,什么?在国子监开武学?什么鬼?
“如今,武进士已经十几年未曾开过了,当年的武进士已经没落,大宋军队几乎被将门掌控,危害已经显露,只有开设武学,重开武科科举考试,让所有的武将都是天子门生,将来的军队,才能忠于大宋,忠于官家。”
赵祯还没消化完张唐卿的话,目瞪口呆的看着张唐卿。
忽然,赵祯笑了,笑的很大声,“张爱卿啊张爱卿,你真敢想,国子监是什么地方?那是培养文官的地方,你竟然想在国子监开武学?你可知道,一旦你公开表露这种想法,全天下的士子能把你喷死,你信不信?”
“臣信,但为了大宋,为了官家,臣被喷死又如何?”
,张唐卿一本正经的站起来,弯腰行礼。
赵祯慢慢的收住了笑容。
“张爱卿,你当真?”
“君前无戏言。”
“你不怕被人喷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会证明,臣是对的。”
张唐卿总能在合适的时间,说出合适的名言警句,如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一句话已经在开封府传开,众人都知道,这是张唐卿专门为折惟忠所做。
如今,张唐卿宁可冒着做折惟忠第二的风险,也要推行军事改革。
“张爱卿真是忠君爱国啊。”
,赵祯如是想到,不过,赵祯没说话,而是静静的思考问题。
君臣两人,各想各的事情。
过了半晌,赵祯才说道:“这件事暂时搁置下来,还有件事,你的师兄弟们,可以回来了吧?”
赵祯选择了拖,拖一拖再说,把两人谈话的轨道,拉到了他的同年身上。
“朕准备清理一批人,朝中会空出很多位子,如果不是曹佾要看着钱庄,朕连曹佾都打算用起来了。”
张唐卿寻思了会,说道:“臣不敢替他们做主,既然官家想用,臣赞成。”
“哈哈,你啊,你啊,那就说好了。”
随后,两人又商量了一番军中众人的安排,赵祯毫无保留的信任张唐卿。
吃过中午饭,张唐卿一个人走回了枢密院。
张唐卿躺在床上休息会,秦奋进来禀报说,朝廷的圣旨密集下了起来。
人事调动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第一道圣旨,就是几个尚书的任命。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判刑部胡拱之,调到了工部,而原京东东路提点刑狱使李昭玘调任开封,权发遣判刑部。
难道,和前段时间的李代桃僵之事有关?
吏部左侍郎王质,知制诰。
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居然还有张唐卿的圣旨,让张唐卿担任册封太子的礼宾使,张唐卿一阵无奈,我忙的脚不沾地,你还让我去干活?
没办法,庞籍亲自找过来,让张唐卿务必接下差事。
所有的相公,都有专门的职责,毕竟册封皇后和册封皇太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大典,需要的人手太多,级别低的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