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吕夷简的橄榄枝(2 / 2)

夏竦笑着说道:“看看吧,是关于你父亲的事情。”

张唐卿缓缓展开诏书。

“门下,制曰:……”

“册封家父为凉州节度使?”

在唐朝时,节度使是一地的最高军政长官,到了宋朝,节度使则成为虚衔,没有什么实权,只代表你从二品的级别。

“是吕相提出来的。”

“吕夷简?”

,张唐卿并未对吕夷简用敬称,而是直呼其名。

不过,夏竦并未感觉有何不妥,张唐卿和吕夷简的事情,在高层并不是秘密,这两人之间的恩怨,不是轻易能化解开的。

“唐卿,老夫倚老卖老说一句,冤家宜解不宜结,你和坦夫之间的恩怨,早就该做个了断了,坦夫考虑到你父亲的身份问题,主动提出让你父亲担任凉州节度使,你是什么意思?”

“这是吕夷简的和解信号?”

,张唐卿有点拿不准。

不过,吕夷简这一招,却把张唐卿逼到了墙脚上,不管张唐卿同意不同意,吕夷简都让张唐卿无地自容。

同意,意味着张唐卿要承吕夷简的人情。

不同意,张桂山估计能把张唐卿手撕了,其他人也会认为张唐卿不孝。

张桂山能以节度使之位回乡居住,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夏竦见张唐卿没有回答,继续说道:“老夫认为,人无完人嘛,坦夫有缺点,但总体来说,坦夫于大宋有功,功大于过,他和你岳父之间的事情,是他们俩人的事,和你不牵扯,当然,你帮王相,也说得过去,归根结底,你和坦夫没有私人恩怨吧。”

张唐卿吃惊的看着夏竦,为何夏竦要当说和人?

如果夏竦只说吕夷简提议张桂山的节度使,张唐卿还不会过度解读,但当他站在吕夷简的角度上,为吕夷简说好话时,张唐卿觉得不正常。

确实,吕夷简和王曾之间的恩怨,是他们两人的事情,当年吕夷简灰溜溜的离开开封,固然有张唐卿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王曾一帮人出力的结果。

今年王曾被人赶下台,吕夷简也没少在背后搞小动作,两人半斤对八两,谁也别说谁。

张唐卿掺和其中没多少好处。

不过,那是以前。

如今,张唐卿已经有了掺和的资本,作为枢密副使,有能力和吕夷简叫一叫板。

但张唐卿叫板吕夷简的目的何在?

王曾已经不可能回到中枢,张唐卿不可能坐到宰相的位子上,把吕夷简斗下去,于张唐卿没有任何好处。

当初,张唐卿之所以极力阻止吕夷简重回中枢,是怕他打压李文进等人,如今,吕夷简释放了和解的信号,事情又要值得商榷了。

张唐卿想不通的是,夏竦为何要站出来?

为了利益?

夏竦作为副相,他的利益全都来源于赵祯,而不是吕夷简,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是天然的敌对关系。

何况,当初夏竦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张唐卿力荐的结果,目的也是为了让夏竦制衡吕夷简,可夏竦反倒和吕夷简尿到一个壶里去了。

想不通,那就不要去想了,摆明了车马,把自己的态度亮出来,看看吕夷简和夏竦准备如何对待吧。

“枢相,下官年轻,初入枢密院,一切都在摸索,摸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切不和枢相心意的事情,以后还要请枢相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