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铸币监的进士官(2 / 2)

实际上,杜衍对此也一知半解。

当初成立铸币监时,他的麾下有曾公亮、文彦博、张乐三人,这三人都是一时的人中龙凤,自然不用杜衍这种高傲的进士官负责具体事务。

但后来,张乐、曾公亮、文彦博相继离开铸币监,也没人告诉杜衍,铸币监每年收益巨大。

只不过,这种收益不是以金银币或铜钱的形式存在,也不是以银行存单的形式存在,而是以铸币监账面的形式存在。

账面上有这笔收益,也就意味着铸币监的仓库中,盈余出了能制造这一千万贯左右金银币的金银铜。

如果不懂铸币监如何运作,看不懂张唐卿制定的账目,不懂经济金融学原理,是没法看出这笔收益存在的。

杜衍听了李文进的提醒,也有点摸不着头脑,每年都是根据三司和户部的命令制造钱币,哪来的盈余?

面对吕夷简和夏竦的问询,杜衍一脸茫然。

随后,吕夷简和夏竦一起看向了张唐卿,“张相,这是怎么回事?”

张唐卿说道:“请户部右侍郎曾公亮、中书舍人文彦博过来一问就知道了。”

中书舍人文彦博来的速度很快,毕竟中书省就在旁边。

张唐卿一问铸币监由多少盈余,文彦博掐指一算说道:“当有一千一百万左右。”

张唐卿说道:“为何我算的大概只有一千万?”

“不瞒张相,铸币监多次改进了铸币流程,成本下降不少,所以才比张相的计算多出了一百万左右。”

“原来如此。”

吕夷简三人茫然的看着张唐卿和文彦博。

杜衍问道:“宽夫,铸币监库中没有一文钱,银行业没有存款,哪来的一千万贯?”

文彦博也茫然的说道:“下官和尹大人交接的时候,说的很清楚,这笔资金以金银铜的形式存在,只要朝廷需要,铸币监随时能铸成钱财。”

文彦博调任中书舍人,由原崇信军节度掌书记尹洙接任了铸币监少监。

尹洙和范仲淹是至交好友,天圣二年进士及第。

但尹洙和范仲淹不同,范仲淹于政务还算精通,可尹洙是典型的的文人特色,于政务几乎一窍不通,只知道吟诗作赋。

让这种人当铸币监少监,也不知道范仲淹怎么想的。

而杜衍过惯了甩手掌柜的日子,也没过多的关注铸币监的事情,造成了铸币监两大巨头对铸币监一无所知。

杜衍依然双眼迷茫。

张唐卿见状,就知道指望不上杜衍了。

吕夷简脸色也不好看,心中有了换人的想法。

可换谁?经济之道,只有张唐卿师徒最擅长,或者说,再加上一个孙敬雪和张乐。

换成张唐卿的人,吕夷简不甘心,可自己手下又没有这样的人,让吕夷简心中烦躁不堪。

吕夷简挥了挥手,示意文彦博和杜衍出去。

夏竦无奈的说道:“杜衍六十好几的人了,该给年轻人让让路了。”

吕夷简没有接话,他也知道该换将了,可换谁?

面对新形势下的财务制度,换谁都不成,除非换成张唐卿的人。

“罢了罢了,既然铸币监有这笔钱财,张相,你和冯相商议一番,就按照你的计划来,想必兵部和军器监不会为难与你。”

“下官谢过吕相公、夏相公。”

“都是为了朝廷,不存在谢不谢。”

,吕夷简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有点有气无力。

等张唐卿离开了政事堂,吕夷简忽然一拍桌子,“中了这小子的计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