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省试(2 / 2)

王拱辰不亏是一甲进士,出的题目也不差,非常精妙不说,还到处都是坑,出的题目,反映出人的性格,王拱辰就是个阴人。

庞籍皱起了眉头,很明显不满意王拱辰出的题目。

王质却喜形于色,“张相,王拱辰的题目,出的当真精妙,您看看这道论,当真是切中时弊。”

张唐卿淡淡的问了一句:“王制诰的意思是说,本官出的题目不行?”

“哦,哦,不是不是,只是觉得王拱辰的题目有水平。”

“既如此,咱们就议一议用那道题目吧,反正又不以策论取士。”

“什么?”

“什么?”

庞籍和王质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唐卿。

“历次科举考试,都以诗词歌赋取士,本官一直秉承传承的观点,这没错吧。”

庞籍问道:“张相,精贡举,已经是满朝有志官员一至的想法,为何不能改变?”

“此乃朝廷定例,本官无权更改,此事休要再提。”

“大人!”

,庞籍还想再劝,被张唐卿制止了,“本官说了,此事休要再提,时间不早了,要放题了,就按照本官所出题目放题。”

“遵命。”

,王质立刻说道。

精贡举,不符合保守派的利益。

张进文抽到了一个极好的号舍,可比张唐卿当年强多了。

收拾好了行李,张进文才和其他同年走动了一番,大家互相加油打气,慢慢的,紧张的感觉终于消退了不少。

“要放题了,回去吧。”

省试,一考就是三天时间。

时有考生到外帘官处扣帘,问一下考试题目,有的考生甚至会询问试题的出处。

韩琦、王拱辰等人对于这种问题,向来不屑于作答。

庞籍和张唐卿平时接触非常少,对张唐卿缺乏了解,也可能和庞籍大张唐卿二十二岁有关。

“张相,下官实在不明白,不知道张相能不能为下官解惑?”

“庞大人有何不明白的地方?”

“下官纵览张相一系列政策,发现张相也认识到了大宋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有革故鼎新之举,为何到了科举考试时,张相却停滞不前了?”

“哈哈。”

,张唐卿最喜欢和庞籍这样的聪明人交流,“庞大人发现没有,我的改革,总是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进行。”

庞籍一下兴趣大增,他曾经反复研究过张唐卿,还真没发现这一点。

“就说这择长官一条,庞大人可曾发现,本官并未大张旗鼓的疾呼择长官?”

庞籍陷入了沉思。

过了半晌,庞籍忽然恍然大悟,“下官明白了,下官明白了,可这和精贡举有什么关系?”

“为何精贡举不能水到渠成?”

“精贡举如何水到渠成?”

“当天下进士,多出松林书院和银州时,你以为,天下士子能同意?你以为百官能同意?”

庞籍愣住了,心中如万马奔腾,这一刻,庞籍的理念崩塌了。

“当改革,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意愿时,你认为,阻力有多大?”

“没有阻力,水到渠成。

就像张相搞的军队改革,武将地位提高了,品级提升了,能在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武将的俸禄降低了,在不增加大宋财政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改革,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