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科状元郎杨悦看到军器监的试题,二话不说,立刻抄录了军器监的试题。
杨悦是福建路人,他家就是船坞的股东之一,从小就在海边看造船,非常熟悉造船的所有事情。
军器监竟然只是拿出一张图纸,让大家看一看,这张图纸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改进的地方。
杨悦心中大喜,“我懂啊。”
抄录下试题,杨悦钻进了房间。
“龙骨这么细?能不能行啊?我可从来没听说过这么细的龙骨。”
杨悦计算了一下,按照图纸上建造的话,这艘船能达到恐怖的八千料,超过了大宋所有海船的建造技术。
“从来没听说,军器监会造船啊?”
“不对,不对,这不是商船,是战舰。”
杨悦不淡定了。
随即,杨悦在设计图存在的问题中,罗列了十几项不合理的地方,其中,他重点阐述了龙骨问题,认为现有的木材和加工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司农寺的问题很简单,如何提高单亩粮食产量。
杨悦答题的速度很快,才出来,正好碰到张进文也出来了。
“进文兄,你参加的是户部答题?”
“是。”
“户部都是问的什么啊?”
“就是一本账册,问能从账册中看到什么问题。”
“账册?也是,户部不就是天天和账目打交道吗?你看出了几个问题?”
“三个,不过……”
张进文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从中看到了贪墨。
“不过什么?”
“没事,你呢?”
“嗨,还不是我老家干什么,我就做什么题目嘛,对了,张相公没指点指点你?”
张进文苦笑道:“指点什么啊?为了避嫌,我就没见族叔一面。”
“哎,张相公太正直了一些,要是放到其他人身上,早就安排的妥妥的了。”
“也不能这么说,族叔也是为了我们好。”
“呵呵,是,是,都是为了你们好。”
看着其他同年都出来了,大家打了个招呼,才离开了审官院。
三省六部,九寺七监的相关人员,正在批改着大家的考试试卷。
吕正臣笑着说道:“这个叫杨悦的进士,对造船十分精通,不过好像他没学过方程数,不知道方程数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哦?我看看。”
军器监少监赵景晨激动的说道。
如今,军器监正在大力研究钢铁龙骨战舰,虽然从造船商号调拨了不少人过来,但难度依然很大,所以,军器监也希望能有懂舰船建造的人加入军器监。
“意见倒是挺中肯,我觉得,杨悦这人还是有水平的。”
韩琦看了看杨悦的资料,说道:“杨悦是福建路人,家中乃是造船世家,能看出你们战舰的问题,很正常,想留下他?”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