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战争债券(2 / 2)

“你应该说,要是失期,就让他们上战场。”

“对,对,使相说的对,应该这么说,他们才会拼命的赶过来。”

赵祯也说道:“张爱卿,还是根据使相的建议改一改吧。”

李纲说道:“官家,使相,您要是改了,估计广州的那帮家伙肯定会放牛,不等到雨季结束不会回来的。”

“这是为何?”

“因为大宋的军队闻战则喜。”

张观说道:“李将军,休要胡言乱语,大宋军队得知要北伐,欢欣鼓舞。”

“是,是,欢欣鼓舞。”

张唐卿淡淡的说道:“就按照我说的发命令,接下来,我要说一下北伐所需要钱粮的问题。”

重头戏来了,众人立刻正襟危坐,生怕漏掉张唐卿的只言片语。

这是亲眼见证奇迹的时刻。

五十万大军,按照每人每天耗费一百文钱计算,一天的基础消耗,就是五万贯,如果加上战后抚恤、救死扶伤、冬装棉衣等等方面,一年至少需要消耗两千万贯。

这还不算五十万军队的俸禄。

两千万贯,占了景祐四年大宋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这个数字非常恐怖,如果纯靠三司支出,估计能把三司拖垮了。

可从张唐卿的表情能看出来,他已经有了计议。

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能无中生有出几千万贯的本事,哪怕最有名的吕不韦,也不可能。

忽然,夏竦明白了。

上次火铳换装时,张唐卿曾经提过一个找钱的法子,那就是借贷,朝廷向钱庄借贷,当时被他和吕夷简联手制止了。

开什么玩笑,朝廷还要脸呢,让朝廷跟钱庄借?开什么玩笑?

果不其然,张唐卿张口第一句话,那就是“借”

夏竦立刻说道:“打住,打住,朝廷跟钱庄借钱?想都不要想,老夫不同意。”

赵祯也说道:“朕当是什么好法子呢,无非就是借贷而已,可万一,朕说万一哈,万一这一场仗打败了,你拿什么东西还?”

“所以,臣不打算跟钱庄借贷,而是准备发行债券。”

“债券?”

“对,战争债券,此次北伐,朝廷出兵,民间出钱粮和抚恤,战争所有收益,全部用于偿还债券,如果赔了,由朝廷分三到五年偿还本金,如果赚了,朝廷将会把所有的收益,按照债券比例分红,诸位,以为如何?”

冯元立刻说道:“臣反对,岂不是说百姓稳赚不赔?最差最差也是不赚不赔?”

曾公亮拉了拉冯元的袖子说道:“计相,不赚就是赔,听枢相说下去。”

冯元虽然精于计财,但对经济之道,还是差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