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臣就没意见了。”
赵祯缓缓站起来,说道:“既然朝廷已经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既然上天赐给大宋这么好的机会,没有不取的道理。”
“传旨,以枢密使张唐卿为燕云道行军大总管,以薛奎、种世衡、姚宝、李纲、孙沔为副总管,领兵五十万,讨伐辽国,为大宋子民报仇雪恨。”
“臣遵旨。”
小小的垂拱殿内,君臣的声音平静而沉着,可当这声音传到殿外时,传出开封时,这声音变成了惊天咆哮,它将彻底改变世界的版图,让大宋文治武功达到了顶峰。
《北伐檄文》传到辽国时,耶律宗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一个孩子?大宋竟然为了一个孩子出兵五十万?
一个孩子引发的战争?
和辽国人心惶惶不同,大宋境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户部的战争债券还没出炉,市面上已经流传着战争债券的传说。
说话人把战争债券好一通夸赞,把赵祯好一通夸赞。
纵观历朝历代,只要朝廷有大的战事发生,无不是以加税为主要手段,当今官家仁慈,不忍心百姓增加负担,宁可以债券的方式向百姓借款。
朝廷报我以木桃,我必报之以琼浆。
慢慢的,百姓们开始托人打听,要去哪购买战争债券。
赵祯和张唐卿一身便装,行走在大街上。
“张爱卿这一首债券玩的漂亮,贩夫走卒,纷纷准备好钱财,准备购买债券,以实际行动支持朝廷,这在历朝历代不曾有过。”
“呵呵,咱们大宋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爱卿总结的好,总结的到位,爱卿的话,总能一语中的,震耳发聩。”
张唐卿笑了笑。
赵祯很喜欢这种市井的烟火气,“哎,如果朕生在普通百姓家,也许攥着银票,等着朝廷正式发生债券,尽匹夫的一份责任。”
“官家,您也可以购买债券。”
“朕?”
“当然,臣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一千万贯,如果发售情况不顺利,臣准备给朝廷兜底呢。”
赵祯笑着指了指百姓,又听了听百姓们议论债券的声音,说道:“看看百姓们踊跃的样子,估计爱卿的一千万花不出去了,哈哈,走,去武学院。”
今日,是大宋武学院第一批学员结业的日子,这一批学员,都是各军的军都虞侯以上将领,他们进入武学院,系统性的学习了战争的指挥方式和作战理论,可以说,这帮人一定会成为大宋军队的定海神针。
赵祯将会亲自为第一批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明天,这批人将会成为北伐军中的一员,他们将用所学习到的理论,和战争实践相结合,必将整体提高大宋军队的战斗力。
大宋武学院坐落在开封南熏门以南十里处,从官道上拐上一条更加宽阔的大路后,路的右侧就是武学院,左侧则是大学。
左侧的大学才开始建设,连个大门都没有,如今还是一片繁忙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