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刘文忠独辟蹊径,走了庞之乾的门路,调到镇戎军任一军之掌书记,把品级提升到了正六品。
只有上四军和边军的小军掌书记才是正六品,厢军的掌书记只有从六品。
刘文忠就这么成了曹佾的副手,这也是曹佾特意要求的结果,因为刘文忠也算是张唐卿的记名弟子,俩人联合起来,一定能把津门治理好,起码能把张唐卿要求的津门港口的事情办好。
以后,津门和莱州港,将会成为对高丽和日本的重要港口,津门的发展,已经指日可待了。
事情千头万绪,解甲归田五万人,就要有五万新兵加入北伐大军,他们虽然是从地方厢军直接调过来的,但依然要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
因为天气寒冷,大军把幽州围起来,没有选择在冬天攻城,所以将士们变得无事可干起来。
除了在帐篷里赌博以外,只剩下了折腾新兵和打架斗殴。
即便掌书记拿着鞭子要求大家读书,可很多人和掌书记嬉皮笑脸,哪怕人坐到了教学大帐里,魂也在帐外游荡。
单单半个月时间,各军的检点文字就开始抱怨起来,因为他们签署的处罚命令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长期以往,军队的士气就要受影响了。
最关键的是,被杖责了的士卒不但不以为耻,反倒坦胸露乳的四处炫耀自己的功绩,令其他人好不羡慕。
张唐卿哭笑不得,闲着还能闲出事来?
富弼已经彻底放下了枢密院的工作,曹佾也去了津门,张唐卿忽然发现有点不适应。
毕竟他当甩手掌柜当习惯了。
“怎么给大家伙找点事做呢?”
张唐卿仔细回忆后世的一些做法。
“足球?”
“蹴鞠?”
,张唐卿这才想起来,蹴鞠啊。
不过北宋的蹴鞠和后世的足球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
。
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大家对这球杆上的直径不过一尺球眼狂轰滥炸,比较讲究个人的技术和射门的准头,对抗性不强,根本就起不到消耗力气的作用。
“马球?不行,那捧日军具有天然的优势,还是足球吧。”
想到这,张唐卿把宋祁喊进来,自己把足球的规矩说了一下,让宋祁整理了一番。
当得知张唐卿要在军中进行蹴鞠比赛时,大家的兴致瞬间被点燃了,纷纷到张唐卿这里来请战,他们以为还是像以前一样,随便组织一支球队就能比赛。
当看到比赛的方式和方法时,众人迷茫了,这叫蹴鞠吗?球门如此宽大,随便一个人就能踢进去,哪怕有个守门员可以用手阻拦,也无济于事。
不过球场够宽大啊,竟然有三十五丈长,二十五长宽,比寻常的蹴鞠大了好几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