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官不多而是太少了(2 / 2)

“非也,恢复三省六部,不代表就要解散政事堂。”

夏竦一下来了兴趣,“哦,这是什么意思?”

“我以尚书左丞,兼任平章事,尚书右丞为副相,其他人分别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三司使、御史大夫、翰林大学士为执政,如何?”

夏竦是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就听出了张唐卿深层次的含义。

这那里是三省六部啊,这明明是一套全新的互相制约,又互不统属的官僚体系好不好。

三省者,发起、审核、执行,三司使继续掌控天下财权,御史大夫从旁监督,翰林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代表发声。

可以说,小小的官位变化,却包含了所有人的利益。

而且,参知政事不再是飘在空中的执政,而是没人都有一坛子要管着,成为某一方势力的代表。

只要这套制度抛出来,赵祯会不会同意?台谏会不会同意?三司会不会同意?谁不同意,谁是傻子。

夏竦不再说话,而是不停的喝酒。

夏竦忽然发现,他实在搞不懂张唐卿哪来的这么大的自信,敢对整个大宋的行政架构进行改革,和他之前认为的循序渐进式改革完全背道而驰。

可夏竦就是觉得张唐卿能够成功。

因为张唐卿一贯秉持的把支持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这就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夏竦感觉已经醉醺醺的了,晃晃悠悠站起来,“你才二十九岁啊,虚岁三十,你的这些想法到底从何而来?”

“我来自千年之后。”

“哈哈,老夫知道了。”

夏竦走了。

下午,张唐卿起床后,得知夏竦连上两本要求致仕。

张唐卿刚洗了把脸,赵祯又来了。

赵祯非常兴奋,“张爱卿,你说的很对,中午舫儿多吃了半碗饭。”

“孩子只有多运动才能长得快。”

“是,是,以前舫儿没有玩伴,这次把你家俩孩子送进宫,当真是明智,我已经专门下了旨意,以后四个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安全无虞,任何人不得阻拦。”

“做错了还要教育,否则孩子们会养成无法无天的性子。”

“朕明白,朕明白。”

,赵祯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这是娘子让我给先生的束脩。”

“束脩?”

“对,朕已经让王质拟旨了,封你为少师,以后,教育皇子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臣可没答应。”

“圣旨都下了,不得抗旨不尊。”

“好,好,臣接了。”

“夏相的事,你知道了吧?”

“刚听说了。”

“当真授予尚书令?”

“臣是这样想的,权力不是来源于品级,而是来源于地位,哪怕授予了夏竦尚书令,他也无法左右朝政,对夏竦而言,不过是荣归故乡,死后墓志铭上好看一些罢了。”

赵祯陷入了深思。

“就像臣相当尚书左丞一样,臣的权力来源于官家,来源于臣掌握了天下官员升迁,臣可以决定大宋政策走向,而非来源于尚书左丞这个职位。”

“是这个理,可既然毫无差别,为何爱卿还要拿出尚书左丞呢?爱卿继续当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