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从根子上解决吗?”
“暂时没办法。”
张唐卿问道:“苏颂呢?”
“正在协助工部制定补救方案。”
“让苏颂到政事堂找我。”
“是。”
张唐卿也没有好办法,朝廷必须快速拿出一个解决方案,要么改道,要么堵缺口。
改道是这么好改的吗?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除了让黄河水自然选择河道以外,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一旦选择让黄河自然改道这一条路,黄河下游将会变成一片泽国,三五年之内,百姓只能看着四处的黄泥汤子哀嚎。
苏颂还没和张唐卿见礼,张唐卿就问道:“除了改道以外,你们还有什么法子解决黄河河道不断增高的问题?”
“只能临时修补,或者趁着黄河干枯的时候深挖河道。”
“黄河河堤不断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河水中包含大量泥沙。”
“为何长江水清,而黄河水浊?”
“这……”
“你们连黄河水包含泥沙的原因都没找到,就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吗?”
苏颂吓了一跳,他从来没见过张唐卿这么严肃,甚至有点暴怒的表情。
“从现在起,你交卸了司农寺寺卿,马上去工部报到,和工部左侍郎交换,先回去准备,政事堂立刻开会。”
苏颂吃惊的嘴巴能塞下一颗鸡蛋。
苏颂的任命在半个时辰之后就下到了工部。
苏颂不知道这件事是好是坏,只有原工部左侍郎脸上一片死寂,这次,他成了黄河改道的替罪羊。
哦,替罪羊不止有一个,还有一个开封府刘涣,已经下了大狱了,他比刘涣还强一些,起码还能有个正四品的官位。
开封的百姓是不幸的,因为上游大雨,他们遭受了无妄之灾。
可开封的百姓又是幸运的,因为朝廷敞开了供应粮食,百姓没有一个饿死之人。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知道,洪水期间没有饿死人,这是多么的幸运,每天都有无数百姓到宣德门外磕头。
赵祯看着一片黄色的开封府,久久不语。
“官家,回去吧。”
“张爱卿,如果没有土豆,朕不知道要死多少子民。”
,赵祯指着成片成片泡在水里的民房,问道:“洪水退后,百姓们的房子还能住吗?”
“官家,恐怕不能了,百姓们的房子大部分是木质结构,几乎没有地基,即便洪水退去,房子也不能住人了。”
赵祯忽然嚎啕大哭,“这可如何是好?百姓们如何度过严冬?”
周围的官员听到赵祯大哭,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赵祯仁慈的名声,瞬间达到了顶点。
赵祯和张唐卿走下宫墙,看看左右没人了,张唐卿才轻声道:“官家,没人了,不用哭了。”
赵祯这才收起眼泪。
“张爱卿,快给朕说说,为何能赚钱?朕还是不明白。”
张唐卿笑道:“开封府本就狭窄逼仄,趁着这个好机会,咱们把开封府推到了重建,多好?”
“可,可朕还是不明白,免费帮百姓们修房子,为何会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