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要以身作则嘛,来,王世子殿下,尝尝我们大宋的银州白。”
“是,是,小王在长其国也能喝道,但味道不如大宋的醇香。”
秦奋在旁边伺候着,闻言,解释道:“越李国和长其国偏远,如果直接从银州运送银州白,每斤的费用超过了两贯钱,所以银州就只运送高浓度的浓缩酒,到邕州后再稀释,味道自然差了三分,而诸位相公家的银州白,乃是银州特制的酒水,味道自然好很多,等闲喝不到。”
韩琦也笑道:“宫中的秘藏酒味道最好,可官家小气,不肯分给我等,哈哈。”
众人也哈哈笑了起来。
“韩琦,朕小气吗?”
众人一听,竟然是赵祯进来了,忙站起来,“臣见过官家。”
“听说张爱卿要请长其国的王世子,朕也来凑个热闹。”
赵祯说完,李八女立刻把两个瓷坛子放到了桌子上。
韩琦尴尬的想找块豆腐撞死。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外臣叩见大宋皇帝陛下。”
,侬智高说完,竟然真的跪了下去。
“侬智高,起来吧。”
“外臣谢皇帝陛下。”
赵祯坐在了张唐卿原本的位子上,饭堂内伺候的人,从秦奋换成了李八女。
李八女把酒坛子打开,一股异香飘了出来。
张唐卿让李八女倒了一杯闻了闻,“陈了十年了?”
“差不多。”
“正好喝的时候,性子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入口绵柔,喝多了也不上头,不过不能陈过了,要是陈的时间太长,滋味差不少。”
一说到酒,韩琦笑道:“听说今年的酒榷卖疯了,一张正店的酒榷已经卖到了几万贯。”
所谓的酒榷,是指允许酿酒的牌照,北宋实行官榷制,只有拿到了官榷凭证才能酿酒。
而有酿酒权的饭店,则被称为正店,开封府一共有正店七十二家,此后,户部和开封府再也没有发放酒榷牌照了。
哪怕是七必庄这种规模最大的饭店,也没有酿酒执照,只能购买银州白或者二锅头销售,有时候也会从樊楼、孙羊正店这些地方购买一些黄酒销售。
户部和开封府对酒榷把控非常严格,进行了总量控制,并且规定每五年就要重新竞买,所以酒榷的价格才会奇高。
“放出去了几张酒榷?”
,张唐卿问道。
“听说在西京放出去了两张,一张被七必庄拿下来了,另一张被京兆府当地的酒家拿下来了。”
张唐卿想了想,说道:“银州白、二锅头等白酒,和果酒一样,不必经过牌照即可酿酒,此举不妥。”
范仲淹插嘴道:“当初之所以只对黄酒发放酒榷,为的是减少粮食消耗,所以并未将果酒考虑在内,只考虑了黄酒,如今类似银州白的白酒已经充斥了市场,确实需要重新修订律法了。”
赵祯转向了中书省王随,“王爱卿,你们怎么看?”
“根据户部侍郎曾公亮的提请,中书省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正在和户部联合制定《酒税》,根据曾公亮所说,不止是酒榷需要规范,哪怕酒水流通领域的税率,也需要重新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