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
双蕊已被惊醒,一把扶住姜婴,惊声道:“天爷呀,这可怎么是好……不过,大老爷已经在路上了不是吗?他们一定带了粮草!”
听到这些,姜婴反而清醒了许多,问道:“将军们可有对策没有?”
“这……小的没听说,就是按照管家吩咐,先开姜宅的粮库,清点出来,也好有个数!”
“知道了,下去忙吧。”
姜婴摆摆手,回来坐下,深呼吸了许久,才稍稍定了定神。
双蕊现在困意全无,奉了茶来:“殿下,不打紧的,只要能撑过十天半个月,大老爷一定能带着粮草赶到!”
“得做两手打算才行。”
姜婴深吸一口气,“茶泡浓些。”
“可是殿下都多久没合过眼了,这样下去,身子吃不消的呀!
何况大老爷威风凛凛,大智若愚,怎么可能不能及时赶到这里呢?”
“别说了,去泡茶。”
姜婴揉了揉眼睛,提笔仔细写下自己眼下能想到的所有方法。
筹粮这事,是重中之重。
若没有足够的粮食,那即便军中已经有了更好的军械,也没法全力迎战。
虽然到了万般无奈的时候,能有战马牲畜……
可我朝大军最为依仗的就是骁勇骑兵,没了战马,和没有军械有什么区别?
也幸好,离京的时候,她仔细清点过自己剩下的私产,带了多少金银来,心里也是有数的。
一路上她也没少观察附近地形,哪里有干草能喂食马儿,哪里植被丰富有野果野菜,哪一片地带可能有足够野物……
她心里都有数。
为难的是,大军得留在战场抗敌,能指望的便只剩下百姓。
可多年征战下来,陇西和黄土关的精壮男子几乎都已经参军,基本只剩下些老幼妇孺,能起到的作用只怕并不大。
那么……
甩开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她重新铺开信纸,把这里的状况简单说明,也做了一定提示。
等世公和林芝收到信,应该能有所防范。
只盼一切都还来得及!
而事实上,姜公带着重军赶路缓慢,此刻才到竹海关。
同样的一家驿站。
姜公站在院内,鹰一样的眸光扫过驿馆内来回忙碌的伙计。
脚跟离地,步伐轻盈,不一般呐!
“姜公。”
林芝带了杯茶上前,叹息着低声道:“这就是阿婴说过的地方,里里外外不干净的很,但没想到他们胆子那么大,山顶上的贼窝都被灭了,还敢在这里继续干活,也不怕成了大军的刀下鬼!”
姜公冷哼:“阿婴胆子不算小了吧?还有萧肆那小子,在这里剿匪了,照样没敢大肆宣扬,还把先前那庄子上的百姓恐吓了一番,不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是他们?”
林芝瞪大眼睛,“我是猜到剿匪这样的事,恐怕不是那孟似锦带着区区几个人,就能办得到的,可我没敢想,竟真是阿婴他们?”
“是啊,我起先也没想到!”
姜公神秘一笑,抚着胡须,欣慰不已。
林芝会心一笑:“阿婴不愧是姜公的孙女,聪明机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哈哈,你也机灵,会说话!”
“那是!”
林芝笑了两声,紧接着脸又黑了:“可恨孟似锦那不要脸的,竟好意思领了这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