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封世袭罔替的王爷,要么如同大理那般?
“划得来么?”
李和再度问道,这种颠覆强国的行动,后蜀作为唯一参与的国家,稍有不慎就会落人把柄,后周发兵剿灭后蜀,那便没有什么道义问题了。
当然,道义不重要,重要的是,后周是有灭掉后蜀的能力的。
对于李和的疑问,花蕊夫人答道:“只要先生是站在我们这边的,那便划得来。”
问清楚花蕊夫人的态度,李和便看向李璇玑,问道:“倘若此次来汴梁,我只出手一次,你待如何?”
李璇玑淡眉微凝,说道:“应该……是与赵匡胤一战。”
李和这才拿着面前的茶水喝了口,对老总管说道:“赵匡胤交给我了,老总管应该可以安心对付后周了吧?”
老总管盯着李和阴恻恻的看了会,如同夜枭般的声音笑道:“当然!”
李和这一番话看似什么都没有说,可却定下了一个基调,他只会出手一次,这算是还了他作为明月宫客卿的情义。
如果还要更多的话,他不介意和后蜀合作。
毕竟,后蜀最开始给出的条件是支持他当皇帝,愿意给他提供地盘、兵马,助他一统天下呢,玄武司底蕴再厚,所具备的资源,终究是不敌一个国家的。
所以,你高华高公公,可想好咯……
活了百多岁的老总管什么没见过?自然不会因为这点意外而变脸,在最初就算是没有李和,他也是打算颠覆后周的。
所以,李和能够解决赵匡胤,已经足够了……
后周如今可不好熬啊……
……
后周确实不好熬,在赏玉大典后的第二天早朝,刚一上朝,朝堂之上就吵成了一片,一个又一个的官员站出。
不是要柴荣释放耶律瀚海避免契丹与后周的争端,就是要尽快查明刺客的身份,放还吴越使团,以免破坏后周历年与吴越的情分。
这批人吵得热闹,却不痛不痒。
真正的杀招在于,朝臣、武将们趁势的一次上书,整个后周朝堂,超过半数人认为,必须将赵匡胤放出来了。
不但要放,还要加官进爵。
后周朝堂上的几位宰相,枢密使的王朴,中书省同平章事的王溥,兵部尚书的范质,三司使的魏仁浦,四位朝堂重臣,除了王朴以外,都站出来了。
王溥带头上书道:“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护送传国玉玺回国有功,因加太尉衔,封卫国公,追封已故护圣军都指挥使赵弘殷……”
给赵匡胤加官进爵到几乎位极人臣,然后追封已故的赵弘殷。
几乎赵家的家人都有封赏,赵匡义被封了县男,赵母被封了一品诰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