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现代环境保护上来之后,在自己牛棚发现老虎也很正常.jpg】
除了田猎的准备外,这几天,子受还干了一件事,利用商人极其发达的酿酒产业,成功把发酵技术给系统化的弄出来了,然后顺理成章的下令禁止用蜀黍等粮食酿酒,转为利用水果酿酒。
这个命令差点导致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对于商来说,酒,不仅是日常的饮用所需,还是重要的祭祀工具,甚至周在击垮商之后,也继承了这一点,在商代禁酒差不多和在俄罗斯禁酒、在美国禁枪差不多的行为。
当时那些亲戚们的咆哮声几乎要掀飞屋顶,直到子受用自己那穿越来之后不断增长到近乎于非人的力量把两个叫得最大声的从王宫里面丢到了王宫大门外,当场摔死一个,剩下的人才安静下来。
直到搞明白,子受是不允许用主粮酿酒,允许黑豆和黑米酿酒,神权贵族们才摸摸鼻子安静的在姜王后杀人般的目光下坐下来,左右张望,一幅不关我事的模样。
因为黑豆和黑米酿造的甜酒是贵族饮用和神庙祭祀用的,也就是说并未伤害他们的利益,只是伤害了国人和士族的利益而已,不过,既然大王决定开发果酒技术,那么也不是不能接受。
果酒在中国一度被认为是要到汉代葡萄传入中国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后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果酒,并且果酒里面还加了香草,在2700多年后,依然可以闻到香味。
而这种酒水在此时依然存在,只是因为酿造的麻烦,主要是水果酒的酵母问题,还有就是水果酒在温度较高的中国很容易变成腐烂或者变成醋,所以没有粮食酿造那么普遍。
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的,盛行果酒的欧洲,先不说那悲剧一样的产粮够不够玩这个,单纯就巴黎纬度其实和东北差不多就说明问题了,而如果要在中国玩果酒的话……
反正子受看了看那些青铜酒器,就决定再催一催,把铁锅搞出来。
不然那个燃料耗费简直要人老命!
在现代的时候,他自己做过简单的苹果白兰地,所以,接下来只需要告知贵族们如何制造这种高度酒就行了,顺带一提,此时的中原大地,苹果还是很好找的,不仅好找,还是主要的种植对象。
之所以出现这个想法,也是他看见为田猎准备的军粮含有大量的苹果干之后,才发现这个时代已经有苹果了。
在询问了姜后后,王后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了他半天——“大王,紫柰不是……夏后氏就在吃了吗?”
“啊!?”不仅在吃,还在种,种植技术还非常的高超,“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意思是是环切剥皮技术,迫使苹果树多结子。
“而且西岐不就是靠吃这东西度荒的吗?”家家收切曝干为脯,谓之频婆粮。
换句话说,在中国酿造苹果酒和直接用粮食酿酒几乎没啥区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紫柰和苹果与清朝传入中国,现代人吃的完全是两个东西,甚至可以称之为两个物种。
此时的苹果绵软无味,酸得惊人,按照此时人的感觉就是糖分不够,不适合酿酒,但是,在子受看来,那就是苹果酸和柠檬酸过多,就好像柠檬也是非常厉害的酿酒用水果——它含糖量超高,只是柠檬酸太多吃不出来。
不过,要酿造苹果酒,他就得先把麦曲给搞出来,要把麦曲搞出来,就得种植和改良小麦,此时的人根本不会种小麦,产量太低,会饿死人,只有少量的种植一些。
不仅要搞出麦曲,他还得搞出石磨来,把麦子破开磨碎,才能作为麦曲使用,并且,子受也准备改革一下伙食——把发酵面团,也就是馒头之类的东西弄出来。
当然,这些食物不可能向下普及,他只准备供给贵族和武士阶层,发酵过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对于身体的负担更低,也更适合吸收,这样就意味着实际上相同的食物质量却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让这些玩意儿少吃两口。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克扣那些奴隶和贱人的伙食毫无意义,他们平时别说吃饱,吃的东西够不够灵魂所需都是问题,真正吃得最多的还是这些贵族和武士阶层,他们少吃一口,沫都就能节省下来成吨的粮食。
直接让他们少吃那不可能,那么通过发酵技术,让食物变得好吃更好消化,以耗费人力的方式来减少粮食消耗就是必然的办法。
而且子受不仅准备弄苹果酒,还准备蒸馏,获得高度白酒,别误会,不是拿来喝的,也不是拿来祭神,而是把这玩意儿随身携带,伤口消毒用。
这个时代受了伤,不管是敌人武器上的破伤风杆菌,还是其他杂菌,都是要命的玩意儿,子受只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提高自己的生存几率,还有就是姜后的生存几率。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出土的龟甲和青铜器上,截止到帝辛4年为止,都没有出现姜王后这个人的记载,有一说大概率是封神演义杜撰的角色,而从帝辛九年开始,以青铜器和龟甲卜辞而言,就已经是妲己。
介于历史考古和现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现实相比,显然不可能是世界错了,那么,大概率就是姜后在帝辛四祀,也就是今年冬季生孩子的时候死于难产或者产后感染,此后,在几年后,帝辛征服有苏部落,掠夺回来大量的女奴,其中一人被立为商王后,也就是妲己。
对于难产,他没什么办法,产后感染倒是可以用酒精消毒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尽人事安天命,所以,蒸馏苹果酒的是必须提上日常,还得赶在冬季临产之前完成。
最不济也得在自己出征有苏的之前把事情安排好。
在这个时代,子受可算是知道任人唯亲真不是贬义词了,在自己周围,只有那些同一个姓氏的人最可靠,其次是妻族的人,再次是国人,再再往下才是诸侯,这些人多活一个,未来对抗周朝的时候就多一份兵力。
事情千头万绪,进度毫无起色,就是子受现在的状态。
随便做点什么就发现那是一个庞大的涵盖几十个行业的大工程,需要动用数千人力不说,还延绵持久,仅仅是果酒这个事情,他数了数,就得先解决:煤炭、铁器、密封、竹子、篾片编制、造纸、烧瓷、制曲、种麦、制磨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他估摸了一下,如果自己没死的话,哪怕是二代而亡,后世的史书上,大概会多出一个新的黄帝一样的贤君——瞧瞧以上这些技术革新,堪比轩辕黄帝了,如果再把新的纺织技术改良出来,大概就是黄帝加螺祖的混合体,当然,也只能想一下而已,他真的不懂古代的纺织怎么搞。
对于现代人来说,酿造苹果酒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买苹果,超市买酵母,然后果泥蒸熟后,与煮沸10分钟的果汁混合后,开始发酵,发酵完直接上蒸馏器和过滤器就完事了。
甚至往后几个朝代也勉强可以试试看,毕竟汉代有薄如蝉翼的纺纱技术,可以作为过滤网使用,但是,在现在……得了吧,能穿麻布衣服的都是上等人了。
在这种商王又在发癫,还没人打得过如同大乙附体的商王,无从劝诫的鸡飞狗跳下,田猎之日终于到了,而让大商老臣们欣慰的时候,好歹在时候,商王没有继续发癫,在为大家在诸侯们面前挽回了一点颜面。
田猎,并不是单纯的组织打猎,还是一种军事演习,除了商王的直属部队外,还包括周围的诸侯的军队都会到场,几乎和诸侯会盟差不多,用周形容商军的话说就是:现场“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一群群充斥着狂野气息的壮汉和旗帜宛如一片片树林般密集。
“打猎?”子受看着面前据说是去打猎的人,虽然他知道是和军事演习差不多,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的军事化,难道说,军事化狩猎之举在3000年前就已经风靡了吗?
摆在子受面前的是一只很像是后世庙里面的四面大鼓,此为路鼓,专属于商王的鼓,而在周围站在战车上拱卫的是他手下地位由高到低的贵族,其中被任命为军事统帅的军将持有一只带有木质立脚的大鼓,也就是晋鼓。
再往后是六名师帅,持提鼓,再下的旅帅持鼙鼓,鼓的声音由商到角,鼓的大小也完全不同,组成商王这边的军事指挥团队。
天子有六师,子受扫过身后整整齐齐的人手,才明白六师是什么编制,五师一军,商军只有五师,而他自己直属一师的兵力。
而受征召来的诸侯,则在商军左右平原阵列开来,而来的诸侯普遍几个人加起来只有一师,也有单独拥有一师兵力的诸侯。
他们按照师帅以门为名,贵族家人以号名,乡人(小城市)以州名,野人以邑名为标准编制起来,并且还会专门有传令人持有龟甲书一一核对,辨别名号旗帜。
而迟到的?迟到的人在那边,看见那个插着玄鸟旗帜的祭坛没有——后至者诛!
“恶来啊,你说,我打猎打到一半,突然去把雍地给灭了……”
“嗯?”左右都用见了鬼的表情看着他,“大王,你不要想不开啊,我们军粮都没带够的啊。”要征的话,那得提前和诸侯们打招呼的啊,田猎大家只带了几天的干粮的啊,去打仗是铁定完蛋的。
“只要出其不意……”
“咳咳,大王昨天喝多了,让我来说吧。”姜后翻了个生动可爱的白眼。
出其不意个锤子,召集诸侯田猎是点烽火的,而且是商的诸侯提前半个月就在筹备了,人员集结,分发武器,准备战车和战马,缝制旗帜,你不管是要打谁都不存在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