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美女直播

“麻蛋,什么远古阿富汗啊,属实帝国坟场了。”子受人都麻了,难怪周武封姜尚于齐国,不是因为姜尚功高盖主,而是因为只有姜尚能够摁得住这个烂摊子,而姜尚也确实摁住了这个烂摊子,但是他死了之后,烂摊子还是烂掉了。

东夷这个事情,子受决定还是稍后再说,接下来就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是最重要的政务,只是他处于现代人的思路反而放在最后处理。

那就是俘虏献庙的问题,战俘里面除去有钱赎身的,有手艺能干活的工匠和农奴,剩下的就得拿去祭了,祭了分为两种,一种是俘虏的是自己人,不是砍头祭祀,而是普遍割耳朵祭祀;一种是俘虏的蛮夷,哦,那就是做成蛮头祭祀了,嗯,货真价实的蛮头,不用面粉的那种。(地狱笑话)

子受发现,帝辛此时还没开始对祭祀进行改革和限制,后人因为看见周对于商纣王限制祭祀的描述,产生了一种误解,也是后世营销号常见的误解。

那就是商纣王限制祭祀是指现代人理解的那种“限制”,也就是逐步减少和杜绝人祭,实际上,子受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不是纣王开始限制的,他爹帝乙就开始了;第二,这个限制不是逐步减少和杜绝,而是让人祭它变得正规化,专业化和流水化了。

“妈个鸡,是这个限制啊~我还以为是那个限制来着”子受揉了揉额头。

简单说,就是限制了祭祀的对象,规定了什么样的对象能够用人祭,什么不行,而纣王则在此基础上来了一个一刀切——只有商王直系宗室可以,其他诸侯不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这不是找死嘛~”子受摇摇头,虽然是巩固王权的行为,将自己的先祖抬成至高无上的神灵,而其他人不是,可是这就意味着和神权绑在一起不说,还导致原本的姻亲贵族一个个当了成周带路党。

虽然带路党也没什么好下场,因为周礼·春官·大宗伯,开篇就啪的把纣王的政策几乎原封不动的糊在了所有人脸上,只有周礼允许的祭祀上帝和特定先祖的祭祀,可以用人牲血祭,还有就是求雨,沉河这种特殊的祭祀可以,其他都不行。

宛如汉律一边痛骂秦律严苛,一边全抄,不能说一字不改,也可以说是除了名字没啥区别。

(周:商他搞人祭,不仁!小盂鼎:杀人牲祭庙~)

这一点,从后世发掘来看,晚商时期的人祭祭品身上几乎没有伤痕,这说明,这个过程确实给帝辛改成了专业化和流水化,不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抓到人就祭了。

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在该祭的时候祭,而且祭品,祭祀对象也是有限制和约束的,不能再随便抓野人和奴隶来糊弄祖宗,要选择准备好的牺牲品,甚至可能当时的商王还改进了流程,让过程变得更加美观。

成周觉得这很坏,灭商之后,就换了祭祀的对象和流程方式,然后……整了一份自家的“安全人祭流程规范”出来。

吸取了前任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子受开始批复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祭是肯定要祭的,但是既然有苏恭顺到了自毁宗庙,那么其俘虏以割掉左耳的方式祭祀,就不宰了,按照自己人的方案执行,而且现在大家还是比较缺乏人力的。

然后以商王的特权,子受决定把有苏的几个比较重要的贵族放回去,这个过程当中,参考了一下苏邔的意见,选择的是那种恭顺老实的,或者没什么野心的胆小鬼,至于说那些超勇的……

正巧,他要准备在孟津一代修要塞,还要取名鹿台以博个彩头,这些人就送去工地打灰吧。

思来想去,提前灭周不行,长期防御戒备周也不行,那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TR战术,把塔一路铺过去这条路可走了——只要这个要塞修起来,子受不信他周武王还敢在孟津聚兵——在对面箭塔下集结,来一个给你当场灭一个。

而且这也断绝了周可以从东南方国获取诸侯支持的能力,因为如果不能在孟津集结,而且这里有要塞的话,就等于是在棋盘上,将未来成周的大龙拦腰截断。

在东南的诸侯无法越过这座要塞北上,而西北边的成周也无法越过他与东南诸侯会师。

在没有电报的时代,成周的军力就等于是被直接一切为二,在要想在牧野干架打赢那怕不是痴人说梦,只要孟津驻军牵扯两路军队的任意一路,那么成周就得被迫以半数之军力攻坚城。

任何对于古代战争史有点了解的就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城里没有二五仔开门投降,那么成周除了把自己撞成个头破血流的二逼外,没有任何结果。

接下来就是该处理自己的两个哥哥了,尤其是微子启,微子启是长子,而子受是末子,偏偏是子受为王,并且两人是一母同胞,理论上来讲,微子启才是嫡长子。

然而,并非如此,因为子受的母亲在生微子启的时候,只是侍妾,成为王后之后才生的子受,换句话说,微子启出生时是庶子,子受出生才是嫡子,而也因为是这个原因,才变成了子受继位。

可想而知,微子启心态有多炸裂,反而是老二没什么心思,毕竟,不管从哪头算都没他份,按齿序没他份,微子启的;按嫡庶也没有,子受的。

“赐微子启以印信,令其巡北边,封以为齐候。”无人反对,只有箕子露出了一丝不忍,但是随后也消失了,至于说微子启整个人都他妈的扭曲了。

这个封地可真他妈的好,好就好在,这地盘在商的控制区外,更好在,子受的侍妾家族有苏氏就封在邢地,以为冀候。

让老丈人盯着亲哥哥,在这个时代真的没人想得出来这种骚操作,这可是汉代的先进智慧。

只要苏护有那么一丁点的智商,就应该知道,苏邔有可能变成商王后,毕竟姜后怀孕,以现在的生育难度,五成概率死一个,若是死姜后,自然苏邔为王后;若是死王子或者生女儿,那么苏邔依然有希望母凭子贵混成王后,前提是她生出儿子,而姜后没有。

换句话说,要保证自己外孙是下一任商王,苏护甚至整个有苏部落要混成商王族一系,就必须确保商王只能是子受才有一丝希望,而商王亲哥哥,亲外孙最大政敌,微子启的封地就他妈在冀地边上,夹在东夷和有苏之间。

如果苏邔没有封商王后,他还能喘口气,如果苏邔成为商王后,啊哈哈哈哈,但凡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异动,冀候苏氏就会把他头拧下来,拧不下来也能一天三个小报告,然后头被子受拧下来,而且是字面意思的拧下来。

而且这个册封他无法反驳,第一,封诸侯是商王的权利,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在整人,但是这个时代,能够外封为候不管这么说都是王庭贵族求之不得的事情,毕竟封土就那么多点。

第二,大家都知道,商的下一轮主要军事目标就是东夷,以商王亲兄弟为先锋,并且既然封了齐候,那么如果商征服顺利,他也不是什么空头诸侯,而是掌握了东齐产盐之地的肥缺,到时候不管封谁为齐候,怕不是其他兄弟一个个都要说子受偏心了。

但是,现在封子启为齐候,那就没人说偏心了,毕竟商什么时候打东夷,能不能一战而定没人知道,而且也没人知道东夷会不会反扑,摘桃子有的是人排队,但是扛大梁就没几个出头,子受作为穿越者可太他妈清楚了。

更别说,他还安排了老丈人盯着不是?

重外戚这种事情,现代人一知半解就跟着儒门的憨批乱骂一气,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没有职业官僚的情况下,外戚才是真正的得力助手,重用外戚可是明君所为——就是不太利于后人平稳继承王位,如果老爹死的早,太子过于年幼乐子就大了。

【注1】

字典炸裂:

无恶不作:

商王受常徘徊于妇人之室,不以勤政,姜氏以恶言激之,方乃作,文臣仲记焉,称之为“无恶言则不作”——《仲辞》。现代则以形容需要鞭策才能努力起来的人和事物。

第十七章 玩物丧志

冬季,姜后生产,女子生产本就是鬼门关,尤其是冬季生产,何况说姜氏年纪并不大,更是生死难关,可是子受也没有任何办法,产钳做不出来,做出来也没人会用,别到时候出现一个笑话:你出生的时候脑袋被你爹用钳子夹过吗?就好玩了。

而且这不是产钳的问题,而是单纯的年龄和体格的问题,可是这两个问题一个都解决不了,年龄解决不了,因为是穿越之前就怀上的,体格也解决不了,因为这个时代的食物和生产力就这么大点。

如果要找二十来岁的适合生产的妇人的话,那基本上不用指望,这个时代,女人因为连续生产的关系,平均寿命也就是35岁上下,二十来岁已经是半只脚进棺材了。

某种意义上来讲,曹丞相可能单纯喜欢御姐,而不喜欢萝莉,只是汉代别说御姐,现在高中生年纪的少女都是人妻,指不定孩子都有了,所以,他也就只能选择人妻。

【汉代普遍14~15结婚,原因是16岁没结婚,开始五算,也就是五倍人头税,一年大概600钱罚款,女子被称赔钱货就是这么来的,因为真的要赔钱,大概相当于15~20亩地的年产出(还得是良田,亩产1石以上的)】

“大王,你在这里转来转去也没有用啊,不如先坐下等巫祭的结果吧。”子受转来转去,让苏邔眼都晕了,他转来转去是在找可能下咒的邪鬼吗?女人生孩子,男人提着刀在门口转来转去是什么情况?

当然是准备剖腹产,尤其是利用承影进行剖腹产,如果姜氏难产的话,直接承影对着肚子一刀下去,把里面的婴孩解决掉,在保大和保小之间,子受选择保大。

不仅仅是因为这几个月和他关系好的是姜氏而不是穿越前前身留下的种,还因为保住姜氏还有可能等她年纪大一点,安全了再生育。

但是保小的话,姜氏就寄了,而且也意味着烈山氏对于商王的支持力下降,也意味着还没完全安定臣服的有苏氏随时可能为了争夺商王后的位置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