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需要他们照着抄就行了,我做了标准的范例,他们照着做还不会吗?”
这确实是会的,哪怕商代的生产力和手工业技术再怎么落后,照着模子做出来去比对完全没有问题,至于说所谓的10分、6分之类的单位更是无所谓,搞不懂也无所谓,只要照着模子整就行了,他们还没蠢到拿手指头去数都数不清的程度。
当然,这种低劣的生产技术,自然就限制了大量的复杂构件的组装能力,不过,制造相对简单的建筑物还是可以的。
“我不需要他们创造什么,我只需要他们能够照着我给出的范例照着抄,反正结构都是一样的,就是比例不一样而已。”子受又不是噬魂怪,虽然房屋高大漂亮很不错,但是艺术性和独创性他是一点都不挑的。
“大王真是聪慧。”伯邑考眉头微微皱起,但是转瞬就又舒展开了。
“那么考,你今日觐见是……”终于等到子受提到这个话题了,姬考顿时重新开始酝酿起情绪来,“大王,前日丹药乃是下臣…..下臣……”说着姬考就哽咽起来。
这让子受都惊了,不是吧,这才商代,你就把情绪记忆表演法给整出来了,这入戏太快了吧?他当然不觉得姬考是假哭,开玩笑,经过各路神剧和小鲜肉的毒害,他姬考要是假哭的话,简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是真的在哭,介于姬考的经历,子受认为这家伙不是无师自通了情绪记忆表演法了吧?简单说,就是需要悲伤的时候,你可以去想象一下相近的悲伤事情,不过,这有很大的限制,可这是商朝啊!
“那啥,冷静,冷静,把话说完!”
“乃是下臣兄弟所为,下臣受奸人蒙蔽,险些令大王受害!”姬考可他妈不敢说姬发可能是冲商王来的,那自己绊倒姬发的意义在哪里啊?刺王杀驾可不属于是贵族默契的范畴,那是真的要除国的。
“无妨,本王也从来不服用来历不明的丹药,况且,王后乃是姜氏。”子受叹了口气说道。
“这……”姬考这他妈才反应过来这个计划自己复盘的时候,为什么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合着他妈之前都没想到王后是他妈的姜氏!?
人家是炼丹的老祖宗,你搞这套是不是多少有点大病?为什么之前没想到这个问题上去呢?姬考思索了片刻,似乎是因为姜氏为人低调,而且之前传言商王杀母子的关系?
虽然自己到了这里,这个误会也已经解开了,可是普遍认为姜氏低调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或者因为丧子的关系,不理事——这确实是有的,抛头露面,主持祭祀都是苏邔,姜氏确实没怎么干活了。
所以,大家一时半会忽视了她,当然也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为什么自己会忽视这么大的一个漏洞呢?姬考都来不及哭了,思维有一点打结。
他开始仔细的回忆整个过程,并逆推自己为什么忽视姜氏的原因,还有就是姬发和姬昌为什么也想不到姜氏的问题上去。
如果只是他自己忽视还好说,因为他人就在沫都和鹿台苑,看不到姜氏,天天都是大王的那些美人晃来晃去,一时半会有所疏忽很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姬发和姬昌呢?
他们是和自己一样忽视了姜后,还是在他们眼里,姜后的存在根本无关整个计划?如果是前者的话,这实在不太可能。
因为自己的父亲不至于这么愚蠢,就算父亲犯了蠢和自己一样犯了错,可是姬发不会也跟着犯错,就算他们两个阴差阳错全蠢到一处去了,西岐那么多的谋臣呢?越想,姬考越是觉得毛骨悚然。
要么是有某种神秘的鬼神力量影响了整个西岐所有人的思维和意识,使得他们做出这种愚不可及的举动,要么,就是他们有恃无恐,根本不在乎姜后被发现,甚至于…….
姬考悚然而惊觉“他们不是忽略了姜后,也不是不在乎,而是被姜后发现,本来就是他们的目的!”姜后发现毒丹定然会告知商王,而商王定然以为是自己所作所为,自己必死无疑,而西岐本来就想反商,商王事后惩罚根本不重要,都当反贼了,谁还在乎你惩罚啊?
“那么若是行此举,那么西岐必然有信心应对商之大军,至少会做出某种举措来……”
“对了,考,寡人听闻一件事,姬发率了两万部曲向东,在晋地建关城,消息传来已经是数月之后,这还是崇伯、箕侯以飞鸟传书而来,若不是崇伯之子打猎,逐一鹿无意间越过稠桑原,发现此事,怕是要等来年朝贡队伍陆续抵达才会发现吧?你西岐到底要做什么!?”
建立关城无所谓,毕竟诸侯都干这种事情,这年头,蛮子杀伤力挺大的,可是,你西岐越境修关城,你是要做什么?还是明显的在周商必经之路上修。
“周欲反耶!?”姬考浑身颤抖,他不是因为商王这句话,废话,周欲不欲反,他还能不知道吗?而是因为这席话透露出的内容,让姬考最后一点热血彻底的凉掉了。
他还在商做质子,你就敢带人修城关,周欲反耶?周若反,自己这个质子岂不是第一个被宰了祭旗,商王也护不住自己,毕竟在这里做质子的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伯邑考,那其他诸侯怕不是也会开始各种小动作。
这是嫌自己不死啊,若是丹师的事情,还可能是姬发瞒着父亲做的,那姬发修关城不可能瞒着姬昌,带两万多人出来驻守一方,姬昌要是不知道的话,他还当什么周伯,早点下台保命吧。
而且也反过来证明了件事,不是他们没料到姜后,而是被姜后识破就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就是要人自己这个嫡长子去死,把位置腾出来,给更有能力的姬发!
“大王……下臣绝无此心,此定是下臣幼弟擅权所为,发自幼刚愎自用,不听人言,擅权无礼,有悖上下尊卑,只要大王一声令下,下臣必擒此獠…..”
“放你回去,你跑了怎么办?不许!”商王淡淡的说道,“你也别想在这里打马虎眼,你有多少兵,多少人,多少诸侯支持呢?我怎么知道不是陷阱?”子受没打腹语,毕竟在这个时代,那些闻弦歌而知雅艺的玩意儿根本就他妈不存在,必须摊开来说。
“下去吧,若是周反,你姬考就得人头落地!”姬考失魂落魄的离开王庭,虽然他有请求不允的心理准备,但是是两回事,之前的心理准备是毒丹的事情,商王和自己是有某种默契的,走个过程而已,但是姬发这一举动是真的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他没有十足把握和商王保持默契了。
毕竟毒丹还能解释,你姬发这个举动,几乎距离造反就差一步了,周若是真反,商王是觉得真的会杀了自己,换句话说,演戏的流程变成了真刀真枪的性命之忧。
这让姬考出来的时候的表情十分的真实,整个人宛如离婚症一样,看的云中子都有点惊讶“这大公子,还真的有两下子,连我都看不出丝毫破绽,啧,这城府……”
云中子和姬考是有过交流的,知道他拜见商王就个演给别人看的戏,和商王也是有某种默契的,但是没想到这姬考演起来简直是无懈可击,不过,在这个夺嫡从龙的时候,主君越是城府深沉,越是会演,作为臣子辅助就越是欣慰。
相比云中子的欣慰,吕尚就感觉日了狗一样,姬昌也觉得尴尬无比,广成子更是低着头话都不敢说,从战术的角度来讲,吕尚承认,姬发真的是挺厉害的,上来就给商进军路线堵死了,大周说不定还真的可以高枕无忧。
而且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姬发选的时机也恰到好处,广成子也不是什么废物,他们选择了一个大商绝对不会出兵的季节和时候,在大商最难受的地形上修建关卡,等大商有余力的时候,靠此地利完全可以消耗对方。
同时,还顺手给伯邑考埋了个大坑,迫使商王更有理由杀姬考,也让姬昌不得不立姬发,老实说,如果他吕尚是作为姬发的臣子或者大周已经旗帜鲜明的造反了,那怕是要欣喜若狂了,因为主君这个政治、局势和战略判断能力简直甩开嫡长子几个层次。
但是,他吕尚是姬昌的臣子,而姬昌还没死,成周也还没反,这就等于是在给吕尚之前制定的缓和商周关系,牵引商精力到别处的国策和战略计划拦腰一刀——不是姬发蠢,而是姬发和吕尚所希望的局面和战略目的完全不同。
如果是历史上姬考被杀,姬发为嗣子的话,那么他会完全的按照吕尚的计划行事,但是,正因为姬考活着,所以,姬发的思考方向和战略目的不是反商,而是在防止商摘桃子的基础上,弄死姬考,让自己上位。
然后姬昌也觉得巩固自己的三千里江山,以图后事并没有什么问题,广成子的脑袋能想到这个主意,也算是正常发挥了,可是这就把吕尚给架起来了。
这下可好,商王只要喘过一口气,必然攻周,而且姬考也必然成为对方助力,有潼关天险,或许周可以保全,但是也会因为姬考的关系,内部分裂和混乱,失去灭商的机会,最终可能让齐国或者别的诸侯国造反成功。
这还是最好的后果,如果齐国没有造反,其他诸侯忠心耿耿,商把损失弥补回来之后,下一步就是趁着周内乱,把齐解决掉,然后无后顾之忧的摁着成周打,就算有潼关天险可据守,但是被摁头打个几十年蹦跶不出去是肯定的事情。
可是别说姬昌和自己,就算是姬发他又能活几个几十年?在下一代呢?按照吕尚对于下一代的那些公子的看法就是——废物成堆,他们这一代人解决不掉子受,下一代就更别想了。
退一万步说,子受如果也没熬过去,但是他也会有子嗣,商王子嗣贤明不贤明不知道,但是姬发的子嗣普遍废材,好吧,不能说是废材,只能说是中庸之君,可是在这大争之世,中庸和废物的区别就是可以蹦跶两下再死。
吕尚如果是个现代人此时大概会表示“带不动,一腿四坑,实在带不动!”
【PS1】
爆裂的魔幻历史:
哭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