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住在军营里面,他可以把盔甲和武器放在自己的营账内,一旦出了事情,快速披上盔甲,拿上宵练,他也可以杀出去。住在季氏的府邸,那就不能把盔甲放在房间里面,更加不能枕戈待旦,那特么简直和我把“我不信任你,我怀疑你要杀我”写在脸上。
如果季氏有这种打算,那么会做得更加防不胜防,如果没有这种打算,那么就是在彻底得罪人,更别说,如果他真的带着大批的侍卫进去的话,那季氏就算没想法也要有想法了。最终,子受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选择住军营,至少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少君勿要惶恐,寡人看着羌人不过暂退,随时可能进攻,待在这府邸当中,看似安逸,不过等死局面罢了,寡人还需要安排人手值守,而少君也请在哀悼之余尽快安排人力修复城墙和城门”
这是正经事,还在试图挽回的季夫人也顿时微微一惊,她也意识到现在不是只有商王这一个威胁的时候,还有外面的蛮子,他们看上去是一哄而散了,但是看见商军没有追击,很可能再次聚集起来。
这些蛮族对于她这样的边境女子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你强大的时候,他们就闻风而散,一旦你露出半点虚弱的样子,他们就会再次聚集过来。
不然后世的人也不会如此精辟的总结为:蛮夷者,畏危而不怀德了,现在商军威势犹然,蛮子不会再来试探,但是商王不可能常驻季氏,所以,不赶紧安排人手修复城防,然后去各处小邑清点还有多少人活着,接着献祭俘虏,提拔一些下层的众人兵起来那么商王一走,蛮子就会卷土重来。
“大王老成之言,敢不从之?”季夫人点点头,虽然商王的举动依然是不信任,但是他肯点出这一点,那么就说明自己的打算是成功了一部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政治这种事情,不是买东西,钱货两讫就完事的事情,互相试探,逐步建立互信是一个很困难漫长的过程,商王告知这个消息就是说明,你的意图我知道了,但是我要看到更多的诚意。
而季氏果断的安排守城,并且给商军送去犒劳和黄金财物,也在说明,我确实准备拿出一点诚意来,具体这个诚意有多少,就得看接下来双方的试探和交涉了。
回到营地当中,子受卸掉重甲,感觉身子骨一阵酸软,年纪一年年大了,耐力和体能也确实是在一点点衰退,好在,他筋骨强健,就算衰老降低了一部分的战斗力,但是健康是没问题的。
要知道原本的帝辛那也是活到六十多岁无病无灾还能亲自带队打仗的体格,何况说子受还有意识的喝热水,保持锻炼,远离酒水和苦盐等伤身体的事情。
小玉看子受那样子就知道是什么情况,往手上涂抹了点药酒给他推拿放松起来,她配置的药酒刺激性很大,但是效果非常好,软软的手掌接触的时候,初始是一阵冰凉,然后变成火热,最后化为如针刺般的灼痛。
就好像有人用蜡烛在背上烧烤一样,但是,随着小玉轻重得当的推拿,很快,这种灼热的刺痛就会缓解为一阵暖烘烘的感觉,就好像是泡在热水里面,整个紧绷的身体就慢慢的松弛下来,之后喝点防止卸甲风的汤药,拥着被子休息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就是神清气爽的样子。
“你还真注重养生啊,是不是准备吃不死药?”小玉打趣道,在商代,这样注重养生的男人可真的少见,大部分的商人男子都是一种死生看淡的样子,当然,也不奇怪,哪怕是贵族,活到40岁的都罕见。
哦,别误会,不是说老死在床上,那更罕见,而是说在你身体出毛病之前,就会死在战场上,打猎场上,甚至掉进茅坑淹死,总之,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是一种解脱。
商人都相信自己死了之后,可以在冥土继续当贵族,享受更长久的生命和享乐,商人一贯的习俗就是“事死如事生”,而子受不信啊,他知道死了就是死了,就算穿越了一次,也不确定还有第二次,就算有第二次,天知道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
比如说穿越到一个星球,睁眼就看见一个国字脸,带着金发环,黑发黑眼的古罗马男人提着火焰剑和某个光头对砍——那怕不是得马上哭出声来,比被踩到脚趾的屁精还哭得大声。
除此之外,还有穿越到监狱里面,前脚敲开门出去,后脚就看见一个蓝色的蠕虫迎面而来,后面还跟着一个长着骨头翅膀的浑身甲壳的女人,在喊着快点种下噬毒体,那不是更惨?
更别说,还有一睁眼就听见一句话,“你就是大名鼎鼎(著名傻逼)的V对吧,我这里有个活给你做”那也不也是完蛋犊子了?总之,穿越有风险,作死须谨慎啊——何况说,有没有第三次机会都还很难说呢。
“话说,不死药你真的有做出来?”
“我哪做得出来,你得找西王母要,你家青鸾可以去帮这个忙,西王母其实不怎么介意给人药”就是别吃完一幅再来一幅的继续要就行了,或者说高呼这是考验,要真正的长生不死药,那玩意儿西王母那个豹子头还真做不出来。
“算了,现在还不是吃这种东西的时候,等哪天我扛不动重甲的时候再说吧。”子受思前想后觉得还是算了,“说起来,你的医书里面写不死药了吗?”
“没有,我只写了清凉药,并且注明了有延年益寿的好处,应该没问题”“我觉得问题挺大的”子受叹了口气,当然,他说的问题和小玉说的问题是两回事,小玉说的没问题是不会有人滥用,而子受说的有问题是后人不会太上心。
中药里面,带有“延年益寿”这四个字的药材和药方,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你问有没有这种功能?那确实有,但是能够延年多少,益寿多少就是问题了,而且是药三分毒,这些温补药材多吃的话,是死得更快还是延年益寿还真不好说。
所以,后人不会上心的。“好了,早点睡,晚上不要点火盆,更加不要冲澡,拥着被子好好休息”小玉拍拍子受的脊背,表示自己的手艺活做完了,这家伙肌肉结实得和铁一样,不上点力气真的揉不动,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足够结实,不怕手上力道大了,给他摁坏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早,子受就爬了起来,小玉的手艺确实不错,几乎感觉不到酸痛感了,就是身子骨有一些迟滞,在打了一套养生拳之后,血脉活动开,就舒服多了。
子受食量很大,即便是早饭也得吃不少食物,几块豆腐干,一大碗的粗粝小米饭,上面扣着油汪汪的腌肥肉,这就是商王的伙食,至于说普通士卒嘛,就只有豆腐干和小米饭,甚至饭都没有,只有豆羹。
作战部队一天是三顿饭,这个时代平时都是一日两餐制,但是作战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战兵得是三餐制,不然体能根本跟不上,而辅助部队也是两餐制,不过,哪怕是三餐,早餐也只有商王才能吃得好一些,其他人都是豆羹加野菜团子凑合一下就过去了,午饭和晚饭才会吃得丰盛一些。
对于季氏的宴请邀约,子受还是婉拒了,这种宴席,他是能不去就不去,毕竟,就算是带着小玉,有些毒药发作太快,也不是每次都能解毒的。
何况说,如果对方做了不止一手准备,下毒的同时埋伏刀斧手,以小玉的战斗力是肯定扛不住的。
而别人请客吃饭,你带个试毒的过去就太砸场子了,至于说所谓的银针试毒什么的,子受是不信的,那只能测试砒霜还是因为工艺原因含硫的砒霜,其他任何毒药都试验不出来。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言为定
休息了一日,商军在城内,蛮子就再也没回来,但是,斥候发现,在边缘的地带,还是有不少零星牧民在放牧,看见商军斥候的踪迹就逃跑,看样子,对方尝到了甜头之后,依然感觉不怎么死心的样子。
趁着商军驻扎的时候,季氏开始修缮城池,主要是修理被羌人放火烧掉的民宅,至于说城墙本身倒是不需要修理,反正羌人也没攻城器,只需要修理一下女墙部分和那些损坏的木牌就行了。
还有就是被火烧过的城门也需要重新加固修理,羌人缺乏冲车,他们对付城门的方案就是用火烧,导致攻城的时候果然费时费力,但是完事之后,修理起来也很困难。
城内工坊的冶匠升起火炉,将锡铜铅融化,调和为青铜,铸造成武器和加固城门的青铜金属条,木匠带着贵族的许可去城外的林地拖回来木头,打造成新的挡箭牌安装在城墙上。
这些木牌倒是不需要干制处理,反正就是一种临时性的防御设备而已,反倒是箭矢的问题比较严肃。
商代的山林都是贵族的财产,普通人是不能随意的去打猎和采伐的,尤其是山林里面种植的箭木,更是宝贵的军事资产,随意砍伐就基本上等着被贵族吊死——反正,这么做也没人指责。
季氏的箭矢都已经打完了,商军也消耗了不少的箭矢,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从商军这边得到箭矢补充,得重新制造箭矢,哪怕是临时的箭矢也是需要的。
箭匠将储备的木头劈开成小条,召集了助手和学徒,用青铜小刀制造新的箭矢,一只合格箭矢需要至少数十分钟乃至数个小时的时间完成,这还不算处理木材的时间。
由于中原民族是正儿八经的战争民族,通常城池里面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备用的木柴和各种材料,所以,最主要还是人力手工作坊生产的速度太慢。
商军这边还好一点,有商王弄的水车提供水力驱动的专门制造箭杆的木质机床,嗯,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一个转轴,让木条在上面快速旋转,然后旁边是商王手打的钢制小刀作为刨刀,将木头削成光滑的圆杆。
但是,这依然不能减少多少时间,因为箭矢的木头不能选择歪的,不能选择有木栉和疤痕的,更加不能选择开裂的,然后还得手工劈开成规则的小木条才能水力去刨出来。
在削出箭杆之后,用麻线将羽毛固定上去,然后安装箭头,一根箭矢就完成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价格还不低,羽毛的价格还好,但是,捆扎的麻线可不便宜。
而最好的精选的箭矢,为了长期储存和进一步减少空气阻力,还会在表面上漆,以供给贵族传家使用,在必要的时候用于狙杀敌方贵族头领,一系列的工艺下来,导致这个箭矢的补充速度和消耗速度完全不成正比,尤其是精良的箭矢。
相比之下,弩矢的工艺就简单多了,而且还相对较短,所以,后世的朝代都倾向于用弩来打火力覆盖,毕竟弩矢便宜而且数量巨大,使用起来也比弓箭容易,然而,弓箭也一直没有被淘汰,反而一路向着高磅数的重型弓进化。
除了制造箭矢外,还需要修缮城内被焚烧的建筑物,清理废墟和残骸,商军的军营被安置在城西的位置,出了营地,就能看见满目疮痍和在废墟上试图寻回值钱事物的人。
这些人都是住在城里的国人,而非那些地位低下的奴隶与野人,因此,他们被压在废墟下的财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就意味着有不少试图趁火打劫的零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