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明发天下(2 / 2)

大明日不落 柯久 1346 字 2024-02-20

眼下拥堵在兵部署衙外的这群人,大多来自京中的各个高门大院,也不会在意一份邸报的银钱,此时均是手臂,呼喝上前,唯恐落于人后,被府中老爷责怪。

一时间,才刚刚安静下来不久的兵部署衙,再度\"沸腾\"起来。

...

...

距离兵部署衙不远的一处酒肆内,乔装打扮过后的朱由校一副读书人打扮,神色淡然的立于酒肆二层的天台之上,将街道上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

早在辽东经略熊廷弼领兵攻伐赫图阿拉,平定女真的时候,朝廷便对\"邸报\"用以整饬,明确由兵部和通政司共同负责,且不准民间百姓随意抄录。

之所以这般干涉,也是因为朱由校有感于昔日\"东林书院\"于士林中的影响力,希望能够通过整饬邸报的方式,提高朝廷的威信力。

\"倒是还算热闹..\"

观望片刻之后,朱由校轻轻颔首,并将目光自不远处的兵部署衙收回,颇为满意的低喃道。

兵部署衙人满为患,除却京中各个高门大院的家丁下人,还有不少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

曾几何时,这些\"监生\"便是朝中各\"党派\"摇旗呐喊,指点江山的根基,但随着朱由校继位,刻意淡化\"东林党\"的存在感并不断提拔能臣干吏,朝中渐渐已是没有了所谓的\"党派之争\",而国子监那些书生也变得\"规矩\"起来,不再像之前那般,被有心人随意利用。

\"陛下,这邸报虽好,但行刊过程中却也遇到了些许麻烦..\"趁着今日天子将注意力放到了这些\"细枝末节\"之上,同样乔装打扮过后的司礼监秉笔王安便是苦着脸说道,眉眼间也是涌现了一抹愁色。

\"何事?\"闻声,朱由校便是轻轻抬了抬眼皮,不置可否的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抬头瞧了瞧不远处愈发热切的人群,王安方才略带迟疑的说道:\"往常邸报行刊并无定制,且多以提塘官手抄为主,花费还算可控..\"

\"但如今这邸报每半月一发,如有紧急军情或重大国策还会加急赶制,且以活字印刷统一刊印,并由提塘官发往全国各地,这成本便大了数倍不止。\"

\"这银子,一直是内帑垫着的..\"

若是往常时候,王安绝不会赶在朱由校心情大好的时候,说这些糟心事。

但经过这两日的耳濡目染,他也明白了距离大明千里之遥的\"日本\"并非想象中的物资匮乏,反倒盛产金银。

眼下朝廷大军出征在即,这大军所需粮草物资,也由登莱巡抚袁可立负责在当地采买,这银两,自是毫无疑问由内帑垫付。

但这钱既然是垫付的,多少也得给些\"利息\"吧?可不能将战后所得,尽数充入国库。

\"呵,你倒是精明..\"闻言,朱由校便是微微摇头,但声音中却没有半点不满,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不由自主的投向东南方向。

算算时间,袁可立也应当领兵赶到福建了,待到将虎视眈眈的红夷人解决,驻扎在广州的广东水师也就到了。

郑芝龙伏诛之日,便是大明远征日本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