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如何破局(下)(2 / 2)

大明日不落 柯久 1357 字 2024-03-26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过后,朱由校便是直截了当的放弃了这个不算成熟,甚至可以称之为幼稚的念头。

如今的大明可不比后世,这西南距离辽东本就路途遥远,且还面临着\"缺粮\"的风险。

如若真的强行\"移民\",只怕这些水西狼兵还未走出川贵地区,便已然死伤大片了。

届时,人心惶惶之下,还不一定会酿出何等祸事。

\"陛下,何意?\"简单与身旁同僚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有些不解的出声问道。

昔日满朝文武官员皆是反对天子想要将水西狼兵以及其余土司族中青壮尽数迁移至辽东,唯有天子态度强硬;现如今,有了倭国银矿源源不断的支持后,天子反倒是开始犹豫了?

\"朕还记得,前几年,安南国是不是向朕献了降表?\"在盯着眼前疆域图沉思许久之后,大明天子朱由校缓缓抬起了头,并朝着身旁的司礼监秉笔问道。

先是陕西缺粮,再是开辟辽东,然后又到了移民西南,现在又到了数千里之外的安南。

饶是早就知晓朱由校常常思绪纷飞,但暖阁内的朝臣们仍是有些莫名,脸上的表情不一而足,唯有常年陪伴在朱由校身旁的王安对此司空见惯,少许的沉吟过后便是点头称是,心中多了些许猜测。

嘉靖年间,安南国爆发内乱,黎朝权臣莫登庸叛主自立,建立莫朝,成为其开国君主,并对广西云南等地虎视眈眈。

消息传回大明,嘉靖帝闻讯大怒,遂以兵部尚书毛伯温为帅,派遣重兵准备帮助黎朝后人\"复国\"。

听闻明廷皇帝震怒,并且十余万大军已然在边境集结,随时有可能发兵讨伐,彼时已退位,自称太上皇的莫登庸惊恐不已,赶忙领着朝中臣子,亲自前往广西镇南关向明廷纳降求封,并主动割让了安南边境的不少疆土。

经此变故之后,嘉靖皇帝下令册封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轶从二品,允其世袭。

也正是从莫登庸开始,脱离大明统治百余年之久的\"安南\"也在法理上重新成为了明廷的附属国。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莫登庸病故,莫氏宗室争权内讧,黎朝后人在南方城池重新建立黎朝后,安南国便陷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到了天启年间,占据\"安南国\"北方的莫氏政权愈发衰落,甚至在天启五年的时候被黎朝大军攻破了莫朝的\"国都\",并擒杀了莫朝的太上皇。

而莫朝的皇帝因为名义上是明朝册封的安南都统使,遂效仿昔日太祖莫登庸,再一次向朝廷献了降表,想要请求朝廷出兵,帮助其\"复国\"。

但因为彼时的朱由校将全部精力均是用于国内,无心理会安南国的琐事,并没有予以重视。

但今时不同往日,眼下他倒是对于\"安南国\"多了些兴趣。

毕竟关于\"安南有粮,一年三熟\"的记载在史书上可是屡见不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