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齐心协力地忙碌了半个月,新剧开机仪式正式启动。
某天傍晚,他从剧组收工回酒店,发现有好几辆警车停在楼下,门口拉着警戒线,一群人像鹅一样伸长了脖子围观,他想要进去时,有个穿制服的警察拦住他。
瞿铮远拉下口罩说:“我是里面的房客,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诉他沿着安全通道上楼,电梯暂停使用。
围观的人里已经有人发现他了,瞿铮远“哦”了一声,迅速拉上口罩闪进去。
楼道间闹哄哄的,他走到二楼时停下了。
201门外也拉着警戒线,周围聚着几个房客和酒店工作人员在议论着什么。
瞿铮远有些好奇地走过去问:“这边什么情况?”
“死人了。”
“啊?”
生平第一次看见凶杀案,那位女房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动,唾沫横飞地说道:“我一回来就看到电梯里有两滴血迹,当时还没怎么在意,到201门口一看,好大一滩血就知道肯定要出事了!”
瞿铮远透过那几个人中间的缝隙望过去,看见地上有好几处血迹。
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围观群众齐刷刷地看向他,瞿铮远赶紧收回视线上楼了。
案发现场的卧室里亮着灯,里面的格局同样是两室两厅,被杀害的是一对夫妻。
一具尸体仰卧在餐桌边,另外一具倒在卧室衣柜旁边,客厅家具和随身行李箱都有被翻动过的痕迹。
侦查员拍好一组照片后,法医科与痕检科的技术人员也开始取证。
屋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两人死状凄惨,新来的小实习生姜飞扶着垃圾桶,干呕了好几次。
有人递上纸巾和口罩,他感恩地接过:“谢谢师哥。”
“不客气。”
姜飞今年刚从警校毕业,在警队实习,平常都跟谢衍一组,这是他碰上的第一起命案。
书上的照片看得再多那也只是发挥想象,现场给人造成的冲击力容易引起生理不适。
谢衍面色如常地观察着屋内的惨状,穿戴上一次性勘查套装,长腿一迈,越过死者,小心翼翼地走进厨房。
姜飞将视线从尸体身上移开,立刻跟进去。
谢衍回头瞅了他一眼:“要是不舒服可以先出去,慢慢适应。”
姜飞摇摇头。
天气很热,现场又没法开空调,只呆了一小会功夫,谢衍的脑门上已经浮出一层汗,他抬手抹掉,继续勘查。
“师哥,你第一次勘查现场的时候吐过吗?”姜飞问。
“没,但是我以前吐过很多回。”
“以前?”
“我小时候有晕血症。”
“哇。”姜飞不可置信道,“那你现在怎么不晕了?怎么克服的?”
谢衍直接略过了这个话题:“这把刀洗得太干净了,去把物证袋拿来。”
厨房外,法医和侦查员正沟通细节,分析凶手作案时间与动机。
谢衍将刚收好的物证放进物证箱,走向卧室,行李箱倒在一侧,他小心翼翼地将衣柜门拉开一道手掌宽的缝,里面也有被翻动过的痕迹。
“感觉像谋财啊。”姜飞说,“门窗都没撬过,你说会不会是熟人作案。”
谢衍将衣柜门阖上。
熟人作案不是没可能,但如果单纯谋财的话,凶手的目的性应该很明确,连茶几和衣柜都翻得这么乱就有些奇怪,更像是在伪装现场掩盖某些东西。
“你如果出去旅游或者出差的话,会把贵重物品放在什么地方?”
“行李箱或者背包吧,随身携带呗。”姜飞猛地反应过来,打了个响指,“啊!我懂了,凶手是故意把现场弄乱混淆我们的判断!”
“有这个可能。”
谢衍协助宋队忙完物证采集工作,叫上姜飞:“走吧,跟我去周围走访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线索。”
终于不用对着尸体,姜飞热情饱满:“好嘞!”
楼道间铺着厚厚的地毯,人走动的脚步声很轻,谢衍留意了一下四周,发现都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
301的房门紧闭,不过没有挂上休息中的牌子。
姜飞抬手敲了几下门,里面并没有人回应。
“可能出去了。”
谢衍比较细心,又加大力度拍了两下门。
一门之隔的屋内,钢琴声温柔地流淌。
瞿铮远正在浴室洗澡,他隐约听见几下敲门声,还以为是隔壁的声音,没怎么留心,但那声音持续不断地响起,他只好关上花洒,随手拿了条浴袍披在身上。
指尖轻触屏幕,音乐戛然而止,敲门声也断了。
“谁啊?”他边走边收紧腰带打了个结。
屋外并没有人应声,他气呼呼地拉开房门,视线自动扫过走廊,看见一高一矮两道背影,看着都挺陌生。
“是你们敲的门吗?”他喊了一声。
这嗓音在娱乐圈里极具辨识度,谢衍仅听见这一句话就已经能预感自己一转身会看见什么。
心脏剧烈颤动起来。
两人同时回过头,谢衍的瞳孔瞬间放大,仿佛被点了穴似的,愣在原地。
瞿铮远也在看清对方容貌的那一霎怔住了。
世间万物都在这一刻凝固。
眼中只剩下彼此疑惑复杂的神情。
从初见时的尴尬忐忑到相恋时的耳鬓厮磨,再到别离后的惆怅不甘。
青春里抛洒过的汗水与热泪,那些被时光封存进心底的记忆以及未来得及解开的心结,皆在这一秒短暂的对视中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