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三口都听的津津有味的,一顿饭吃了两个时辰。
邵坤知道他们也思乡,尽量多说一下家里的事儿他们果然很爱听。邵坤把事儿办完了,再呆一天就要返回了,他们恨不能跟邵坤一块回去。
晚饭过后已经很累了,就躺下了。
当天晚上沿海之地的人就得到了消息,说那枚金珠已经献给了皇后,皇后极为喜爱,立刻找能工巧匠把这个做一个珍珠点翠凤冠!
珍珠沾了皇后的贵气,一下子也体面了起来。
好多商户之前就知道献金珠的事儿,但珍珠价高,要是买到手里却没有流行开来就亏了。在花钱上这些老牌商户都有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架势。
皇上皇后在宫里,一年到头不知道多少好东西进贡过去。有的喜爱,有的不爱,这都是说不好的事儿。
如今见要流行,他们连夜去买。他们精明人家卖货的也不傻,连夜涨价卖十二万两一筐,不散卖。
“这珍珠还有瑕疵?”
瘸腿老汉不急不慢道:“纯天然的东西哪儿能没有点瑕疵,镶嵌的时候多费点心思就成。我这是混卖的,大的小的,圆的不圆的都有。”
他们也有其他作坊问过,估计他们早就通过气,咬死一筐珍珠十二万两银子。
饶是有钱人,但一口气拿出十二万两也有些伤筋动骨。
想讲价,但人家根本不给他还价的余地。
瘸腿老汉道:“十二万两就不多了,邵记那边买十五万两呢。”
一听邵记花的银子比他们还多,心里稍微平衡了一些,在油灯下挑了一筐顺眼的买下了。
一晚上瘸腿老汉的珍珠都卖空了,银票收的手软。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卖起了珍珠。
沿海城里的这些贵女们听说皇后喜爱珍珠,也想要定制一个珍珠的发钗。
结果去几家首饰铺,价高不说还个个都有瑕疵,虽然都在不起眼的地方。但是花了这么贵的价格,心里十分不平衡!
店家还劝她说:“珍珠每一个都不同,当然都有瑕疵回头加一个金银的花托,保证在外观上绝看不出来。”
虽然被这么奉劝了一遭,但还是不痛快。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见一同前往的小姐妹的脖子间带这一颗珍珠项链。虽然不大,但是光泽十分漂亮,本来对方的年岁也很小,素雅珍珠链都衬的十分好看。
“你这个在哪儿买的?”她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邵记啊。”
话音一落,旁边那个首饰店的活计就笑道:“这位小姐真会开玩笑,谁不知道邵记是杂货铺。”话语间竟有点嘲讽奚落之意。
正在犹豫的女客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人家邵记卖的珍珠一点瑕疵都没有。亏你们还是珠宝商铺呢。连点好货都没有,走,我们去邵记看看。”
就这……邵记的珍珠出了名,放在铺子里卖的都是唐大哥入手的那些。其中最大最漂亮那颗价值一千两的,没卖,做了一根珠钗送给了碧螺。
就这么一来一去倒手的功夫,五千两就变了一万两。
重点是他们的珠子无瑕,别的商家都不明白,他的好货都是哪儿淘来的。
甚至还有上门问的,得知他就是在瘸腿老汉那买的,而且已经卖空了才松了口气,不然有他的珍珠在,别人的都卖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