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美女直播

第24章

预告

【对了,家人们,多多给我评论、弹幕,我爱你们,记得一键三连哦,三月会努力更新的!】

众人诧异。

大家都懂评论是何意,可他们要如何给女子评论?

还有那弹幕何物,简直是闻所未闻。

有胆大者上前对女子拱手作揖,想着就如此评说给女子听。

然而女子恍若未见。

【咱们下期见!】

女子挥手,众人就知道她是要走了。

许多人开始不舍,又很期待她下一次到来会谈及何人。

巨幕黑下去,没一会儿就又亮了。

此时,幕中出现一座小城,众人都能鸟瞰整座城池的风光,其旁侧书:宋·景佑三年,眉州。

而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响了起来。

有人出生了,苏宅院落中,孩子出世,取名苏轼。

时光飞逝,来到嘉佑元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带着苏轼和另一个儿子苏辙乘船往东而行,到了一座更加繁华的城市,书曰:汴京。

街市间人声鼎沸,摊贩行人络绎不绝,两个年轻人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地方,跟在父亲身后说说笑笑,气氛一派和谐。

随后,不知过了多久,一行三人便已坐于书案之前奋笔疾书。

然而那处除他们三人外,还有许许多多与他们同样动作的人。

“这是在作甚?”

女子终于不说自己那些糟心事了,看到稀奇处,曹植忍不住问道。

然而众人也从未见过这场景,虽聚集却非宴也。

着实奇怪。

“此乃私塾?”

有人答。

这次的预告是院中一行人都不知道的年代。

那些繁荣的城池也非邺城能比。

曹操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巨幕,此等盛世何时现也,看女子穿着打扮,倒是与方才送三人离开的女子差不多,难不成是千年以后?

随即,众人惊奇地发现许多穿着官服的人在翻阅一篇篇的文章,而这时他们能很清楚地看到那些纸张,瞧着便于当世纸张大不相同。

其上字迹清晰,那纸看着薄而韧,当真是好东西!不知是何人将之改造成那样的。

然而还未等他们研究明白,画面又变了。

那些方才坐在席间的众人又聚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有人欢喜有人哭泣。

苏轼兄弟喜气洋洋,苏洵虽不如他们欢喜,却也是满脸的欣慰。

而后苏轼开始四处与达官显贵们交往,为入仕做准备,仿佛所有人都对他很满意,看起来前途一片大好。

可就在此时,远在家乡的母亲离世,他们只得返回家乡。

三年后,一行三人重回汴京做了官。

可好景不长,几年后苏洵去世,兄弟俩带着父亲尸骨回乡。

一晃又是三年,两兄弟终于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

巨幕下,众人都看得出来,这两兄弟当是才情出众,未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他们将在朝堂之上大显身手的时候,时局却明显地动荡起来,旁边注了王安石变法几字。

许多人都还记得这个名叫王安石的男子,他被女子提及不止一次,女子说他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个政治家。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原也很想知道这位跟自己做着同样事情的王安石的经历。

看起来他的变法应是轰轰烈烈、震荡朝野的。

屈原猜得没有错,正因为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已经不再年轻的苏轼离开汴京来到了一个叫杭州的地方。

杭州风景秀丽,苏轼明显是遭受贬谪但众人却不见其忧,只见他忙于政务,未曾因收到不公待遇有丝毫的松懈。

曹植见此情形蹙了蹙眉。

此子明显有才有能亦有一颗上进的心,可他远离了朝堂,却丝毫不见怨怼,真当吾辈楷模矣。

预告没有了女子的讲解,场景跳得有些快。

眨眼间,苏轼不知犯了何罪,竟是被关进了牢房之中。

场面突然变得凄凉,牢房外几只乌鸦发出恼人的声音。

牢中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苏轼独自坐在干草之上,抬眼望向窗外,旁边写了四个大字:乌台诗案。

众人哗然,甚至还有些生气,此子如此为民谋利、努力做官,怎的就这么轻易地被抓了起来?

真不愧是悲情文人。

然而,没等他们惋惜,巨幕中的乐声却突然由悲戚变得略显欢快。

众人面面相觑,皆难解其义。

苏轼不知为何得到了释放,来到一个叫黄州的地方。

下一刻,曹操的脸黑了。

因为幕中的苏轼这时正站在一块石壁之前,石壁上写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两个字:赤壁。

这巨幕当真是来气他的!

好在那场景也没有持续很久,就又跳转到了一处屋内,像是在灶屋之中。

众人没想到这苏轼竟还亲自下厨。

他将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入锅里,没一会儿锅里就冒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来了。

可众人还没有看到那肉最后的样子,场景又变了。

苏轼又来到了一个叫惠州的地方。

惠州这个地方看起来明显比杭州、汴京荒凉很多,但苏轼仿佛依旧没受影响,他的身旁摆了一个小几,他坐在小几旁悠然自得。

小几上摆着许许多多的荔枝,苏轼吃了一颗又一颗。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与杨玉环正调笑,却听杨玉环说:“三郎,玉奴又想吃那荔枝了。”

“哈哈哈,如今怕是没了,你若想吃,待到明年我叫人给你去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