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美女直播

第45章

杜甫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自从把安禄山和史思明抓起来了之后,李隆基心中依旧不安。

更为重要的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现在每做一个决定,他都害怕下次幕中女子出现说他做的决定害了大唐。

“圣上,太真娘子身边的人来了,说是请您一同用膳。”

李隆基顿了一下,他每日忧心,以至于有好几日都没去后宫看他的玉奴了。

这几日不断地接到将玉奴下狱的折子,一想起这个,李隆基的头就隐隐作痛。

“跟她说,朕有要事,让她自己用……你亲自去。”

刚一说完,外面又进来一人。

“圣上,李相来了。”

李隆基清了清嗓子,“让他进来。”

这几日他都在与李林甫商议这巨幕之事。

他们一边寻人找破解巨幕之法,另一方面也担心着安史之乱。

李隆基本可以直接将安禄山二人杀了泄愤,可现在天下人都盯着,他要时刻小心,在幕中女子说清此事之前不敢轻举妄动,万一到时候杀错了又是一项骂名。

自从他坐上这个位置以来励精图治,得无数臣子、百姓赞誉,他原以为女子就是故意来贬低他的,可他让人私下去查,没想到当真查到不少怨言。

有些虽隐晦,可他也看得出来。

但以往这些东西从未在他眼前出现过。

“朕打算让李白回来,顺便让那杜甫也回来为朕效力,爱卿以为如何?”

不止是他二人,还有女子提到过的那些文人,能重用的皆可重用。

李林甫行礼道:“禀圣上,臣以为这些文人心气一向极高,若圣上直接赐予他们官位,恐叫他们以为自己受了侮辱,不若将他们调至地方,既能彰显大唐爱才,也给了他们为国效力的机会,若他们干得好,再将他们召回长安。”

如此一来,他便有时间选些听从自己的人回京了。

但李林甫也有些担心,巨幕不会说自己的坏话吧,怕就怕那杜甫是个不识时务的,若自己日后会对他做什么过分之事就不妙了。

他仔细一思量,自己方才的话中应该没有纰漏。

就算女子说了自己的不是,自己可都是在为了大唐好。

但以往那些事……

“爱卿此言有理,那便依爱卿所言。”

李隆基松了一口气,有李林甫在,这事情办起来也顺利许多。

李林甫表面不显,心中却十分慌张,他得找机会在巨幕出现之前去避避风头。

“圣上,不若让老臣亲自去请李杜二人,方能彰显陛下的重视,乔装前往,也能体察民生。”

李隆基满意至极,立马赏了他宝马黄金,让他准备出行。

如此隆重,李杜二人当不会拒绝才是。

睢阳郡。

杜甫本打算离开此地,但知道下次幕中女子要讲他之后,便陆陆续续有人来拜访,于是杜甫便打算在此处多待一段时间。

他这打算也并非没有私心,女子说他官途坎坷,若是能在此时积攒些人脉也是不错。

若是合适,等下次巨幕出现后他便直接前往长安。

总之当是有希望的。

只盼着预告中的“国破”别再出现才好。

前面三次巨幕的出现都只隔了几日,然而距离上次巨幕出现已经过了快十日了,女子还未出现。

杜甫心中也有些急,于是他便在无人拜访之时,寻了时间四处闲逛散心。

这日,又到梁园,他坐在亭中观其旁绿竹。

诗兴突起,却听到了熟悉的乐声。

【hello,大家好,这里是热爱古代文化的三月。】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知道大家特别期待,因为这一期视频比较长,所以准备的时间多了一点点,久等啦。】

其实是公司告诉她要搞搞饥饿营销来着,果然骗来了不少催更。

虽然远远不够,但何三月也知足了。

她其实挺慌,生怕观众抛弃了她,只能在视频上多下功夫。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天知道武则天心中有多着急,这次隔得实在有些久了。

她又派了些人去临淄,不能让李隆基有跑的机会。

为了整个天下,即便是自己的孙子也不能纵容。

【在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生来就与旁人不同,他们繁华满身,受尽宠爱,见过这世间最美好的样子,仿佛是被神眷顾的孩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人,被神眷顾却往往被神所抛弃,像南唐后主李煜,像欠了我们四十回《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有今天我们要讲的杜甫。】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如今的日子算得上是得过且过,对他而言,唯一还有点趣的便是这巨幕。

没想到今日巨幕竟还提到了他。

然而提他却不是什么好事,徒增了他的悲伤。

被神眷顾,身为皇子,做了皇帝,又被神抛弃,成了如今这副样子。

他这弃子,当何去何从呢?

清,乾隆年间。

《红楼梦》?

说的可是这《风月宝鉴》?

他确实还有大概四十回没写,自然是要写的。

被神眷顾。

他儿时无忧无虑,生活在那样一座大宅院中,确实像是被神所眷顾,他笔下的宝玉、黛玉极其一众人也似乎都是如此。

他们被眷顾,也终将被抛弃,这就是身处于世的命运。

【要说杜甫呢,咱们还得简单地说一下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公元712年,先天元年,李隆基接受李旦禅让,在太极宫登基称帝。】

【但此时太平公主权力很大,甚至想要废除皇帝,最后被李隆基赐死,自此李隆基掌握了绝对权力。】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李旦?

这么说来,废她武周的是李旦?

太平……

她的太平最终还是走上了那样的道路?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掌权之后,李隆基开始专心致志搞事业,拨乱反正,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开创了 开元盛世。】

【然而在自己创造的繁华盛景之下,李隆基很快迷失其中,他骄奢淫逸、宠信自己儿子的妃子,他好大喜功,频繁在边疆发动政变,他任用奸臣,使得李唐江山江河日下。】

【而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等一众文人都是活跃于这一时期。】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原以为说到唐朝自己能清醒一点,可仔细一听,还是有些混乱。

没一个认识的,那是不是说是几代之后的事,可按照女子纪年方式来看当就是百年之内。

突然,李世民想起一种可怕的可能性。

自己不会早死吧?

禅让?为何禅让?身体不行?

还有这什么太平公主,竟敢干政,好大的胆子!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气得全身发抖。

他出生便是皇子,从小到大从未有人敢这样说他。

上次如此气愤还是得知姑母要废掉自己的时候。

此女安敢?

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任用奸臣,每一项罪名都足以让他前半生积累下来的信心轰然崩塌。

【跟李煜和曹雪芹想比,杜甫的家境可能算不得最好,但在当时也算不错了,比只有钱没有权的李白好多了。】

李白心中被扎了一刀。

这有什么可比的?

他若是但凡有点背景,也不至于像如今这般一事无成。

杜二也是,怎么就不好好利用?

罢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然而他良好的家世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积极影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杜甫和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同为魏晋军事家杜预的后人。杜预历任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等职务,他学识渊博、文武双全,在当时被称之为“杜武库”。他以及杜甫的那些一代又一代做官的先辈们对于杜甫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就是杜甫建功立业道路上的催动剂。】

杜甫对此并不否认。

他自小崇敬杜预,他都不奢望文武双全,只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像杜预那样一个能够为国效力的伟人。

这就够了。

【而杜甫的祖父是我们之前提过的“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杜甫曾在《赠蜀僧闾丘师兄》提到“吾祖诗冠古”,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早在第一次女子提及杜审言时,武则天就已经将之迁为著作佐郎。

只要他干得好了,很快便能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