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些脸热。
原来李白也没有完全不把他们普通人放在心上啊。
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也这般去评判那些官家人了。
但他们也没放在心上,能与他们站在一处的就都是好的。
【但是后来当他在北方发现了安禄山的野心,李白悲愤又心痛,而且还无能为力,他写下了《北风行》以控诉安禄山的罪行。】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果然啊!
李白有些激动。
他就说他不至于那般蠢,他还是发现了安禄山的罪行的。
若是他早点发现,早点将安禄山的罪行告知圣人,那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而他也会受到圣人重视。
最为重要的是,百姓们不至于受那么多的苦。
【《北风行》也是乐府旧题,讲的就是一些北方风雪,行人不归之类的伤感话题,这首诗就是从一个思妇来描述战争带给普通人民的痛苦的诗歌,为的就是揭示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导致民不聊生的罪行。】
女子们有些不喜了。
怎么又是思妇?
就不能直接将叛军罪行说出来吗?
为何非得将她们写得那般哀怨?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高诱为《淮南子》作注,写到,“龙衔烛以照太阴”,所以这里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北方极寒之地,终年晒不到太阳,只能依靠它衔着的烛发出光亮,这两句显然只是一个传说,神话元素在浪漫主义诗歌当中时有见到,这里李白以神话起兴,引出后面的诗句。】
李白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又深了一些。
他思考了自己和屈原的诗文,确实他二人是喜欢用神话的。
可是,其他人也用的吧?
这就能说是浪漫主义?
那是否许多人都是呢?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日月怎么就照不到这个地方呢?这地方只有怒号北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吹得燕山的雪花厚如席,一片片的落在这轩辕台上,燕山、轩辕台都是那一带的地名,不过是换一个说法,让诗句不会显得那么枯燥无变化。】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风景呢?原来接下来才进入正题,“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在这样苦寒的十二月里,幽州思妇没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