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美女直播

——李煜

下一刻,无数的典籍诗书被推倒,散落一地,而后熊熊大火让之消失殆尽。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此李煜何人也?这是做甚?”

李白大为震惊,如此多的书籍怎能轻易销毁?

一旁的杜甫也是一脸愠色,但随即他蹙眉道:“幕中女子曾言此预告不能 尽信,她自己都如此说了,或许此并非真实之事。”

如他二人一样,众人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巨幕中,李煜到了另一个地方,汴京,在一个更加豪华的宫殿,他对着王座之上的人行礼,众人明白,他这是降了。

身处陌生的环境,四周都是陌生的人。

李煜满眼都是迷茫,与大宋朝臣的那些笑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看到这里,许多人才惊觉李煜此人是被提到过的,看起来又是一个不错的词人。

然而词人竟还是一个君主,一个亡国之君。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闭了闭眼,无论何时,再回首他自己过去的经历都能让他心痛如绞。

他不似屈原曹植,不似李白杜甫,他们失去的是自己的理想,而自己失去的却是自己的国家。

他,李煜,是一个千古罪人。

一个将被永远唾弃的亡国之君。

就在他恍惚悲痛时,巨幕上突然滴上了两滴血,血滴慢慢晕开,惊得众人没了动作。

又是突然一下,猩红染遍了整个巨幕,吓得众人皆是心中一跳,但很快那血色便消失不见了。

一键三连的字样跳出来的时候众人还是恍惚的。

这就完了?

方才那两滴血是怎么回事?

众人猜不透,李煜也同样猜不透。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觉得那灯当是自己的,那是上天给自己的。

他预感那灯上或许有指引前路的线索。

思及此他仿佛看到了希望,希望就在三日后。

然而三日后的他虽然没有得到那一盏灯,但是他的预感却是正确的。

确实有希望了。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岳飞在 淮南东路招兵买马,屡屡大捷,一时间追随者更多,宋军迅速收回楚州、扬州等地。

金人自然也观巨幕,然而他们并不觉得巨幕带给了宋人什么实际上的帮助。

这不明白宋军为何突然威力大增,恐巨幕有何特意之处。

几次失败后,竟是不战而退,灰溜溜地回了北方。

而岳家军乘胜追击不提。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不明白赵明诚心里在想什么,反正巨幕结束后两人像是回到了几日前,赵明诚虽说没再提过和离之事,但他依旧是别别扭扭的。

见他还算正常,李清照也懒得搭理他了,索性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她想选的人左右选不定,干脆定了三日后让那些个姑娘全部都到府上来她一一见过。

谁知三日后,她看着几个年轻姑娘,还未来得及问她们些什么,突然巨幕又跳了出来。

众人还以为幕中女子这次这么快。

然而下一刻在看到巨幕中显示出来的内容时,大家都愣住了。

巨幕上跳出一个圆滑的框框,框内用奇怪的字体写了一句话。

“恭喜李清照获得辛弃疾鲜衣怒马氛围灯一个!”

这句话在巨幕上待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足够所有人看清楚并反应过来。

是李清照获得了那个灯。

是幕中女子上次提到的那个宋朝的李清照吧?

可是为何她可以与幕中女子交流呢?

不是幕中女子都看不到他们,无法与他们有任何地接触吗?

那灯如何给李清照,李清照又是如何拿到呢?

李清照一行人也纳闷呢。

他们眼睁睁见着巨幕出现又消失,那灯在何处并没有人看到。

这事一发生,李清照没了心思和几个姑娘交谈,几个姑娘也都个个激动,今日是没法办事了。

于是李清照就将她们安排在了客房,择日在议。

谁知,第二天一早,她的梳妆台上便出现了那么一盏灯。

问遍了府中上下,没人知道那灯是如何凭空出现的。

无奈,李清照只能怀疑那几个刚进府的姑娘,思量过后便将所有的姑娘留了下来。

古代与现代的联系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