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美女直播

第136章

李煜

【李煜也是一位风流帝王,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李煜的评价颇高,在文中他提到李煜的赤子之心,说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所以他最后做不好皇帝,但是却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词人。】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这么一两句话提到了太多的内容,让李煜都有些没回过神来。

风流。

他记得没错的话,幕中女子认为的风流与他们的想法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形容男子的时候。

不是什么好的词。

提到娥皇后又说他风流,想来是与娥皇有关了。

待他正欲思考那王国维对自己的评价时,幕中女子已经又开始说话了。

【这话我们不能简单地评论对错,因为一般来说作为皇子不大可能长于妇人之手,婴幼儿时期还有可能,可是长到一定的年纪,就算不是作为皇帝备选人,他们也得接受一定的教导,但是我们之前也说了,李煜因为长相问题被他的长兄忌惮,所以他或许会自己选择“长于妇人之手”,这能不能做到且先不提,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能懂得韬光养晦已经是一种智慧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地牢。

司马懿呆呆坐着,他所有的路都已经被封死了,甚至不知道族人是死是活,更不知族人以为他是死是活。

更为重要的是,一贯自诩运筹帷幄的他如今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这次是彻底地栽了。

有时候韬光养晦也没有用,有时候不如天时地利。

他自认为自己不会比越王勾践的忍耐力差,可勾践可吞吴,而他呢?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他想,或许他还是有机会的。

只要他还活着,他就能等。

【但是我们从后面的历史中可以看得出来,李煜确实不是一个专于政务的人,我们有理由怀疑,就算没有他兄长的那件事情,他也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帝王。】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这话着实是扎了李煜的心。

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帝王,虽有昏庸,但也并非什么都没做吧?

只是相对于其他成功的帝王,他就差得太多了。

不过,李煜很清楚,只要南唐是在他手中没了,那他以前做的种种都不值一提。

【他风流多情,跟许多帝王一样,他也有后宫佳丽三千,两人小小年纪就成了婚,所以这位娥皇应该是他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一位,她是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后来做了李煜的皇后,史称大周后,李煜曾为她作词《一斛珠·晓妆初过》。】

许多平日里喜欢流连后宫的帝王纷纷开始反思自己。

为了繁衍后代,他们不断地充盈后宫,许多女子都不是他们愿意纳的,那都是被人塞进来的,他们有何办法?

有时候女子进宫了,他们不去宠幸就给他们一个帝王薄情的称号,把一切都怪在他们的头上,这是哪里的道理?

有时女子魅惑,倒还真让他们毫无办法。

他们不停地在他处找借口,却发现还是无法真正地将烦恼想通,不觉懊恼。

左右,这肯定不能只怪他们好色不是?

幕中女子又没指名道姓,那他们自然是不可能轻易地承认的。

只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宠幸后宫,要注意分寸。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李煜这首早期的词,这首词是一首描写男欢女爱的艳歌,许多人认为写作的对象并不是大周后而是普通歌女,见仁见智,大家自己判断一下。】

【一斛珠的曲调最早出现在唐代,讲的是唐玄宗和梅妃的故事①,开元年间,江采苹进宫得到李隆基的宠爱,因为她爱梅花,所以李隆基封其为梅妃,但是随着后来杨玉环进宫,梅妃失宠,唐玄宗给她送了一斛珍珠过去,她不接受,写下《谢赐珍珠》一诗,其中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这里的长门依旧是指的陈阿娇的典故。】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当初让高力士将人找回来时,李隆基对梅妃的宠爱比之玉奴那也是只多不少的。

只是……

李隆基想,他大概是犯了许多男人都会犯的错,谁能抵挡得住玉奴那样的女子的诱惑?

如今想来,梅妃先时得自己宠爱时从不会与他人为难,一直安安分分,倒是自己……

李隆基叹息不语。

【据说唐玄宗收到这首诗后心情很不好,于是怒而……让乐府为之配了一首新曲,就是这《一斛珠》,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个传说是出自于一个无名氏的传奇小说《梅妃传》,可信程度不大,甚至梅妃这个人的存在也是存了很大争议的,不过从文学意义上来说这个故事的影响还挺大的,至少还是有了好些以此为曲的填词。在很多词论作品在这首词调下都有题“咏美人口”,这词后来也多写艳词,直到苏轼时,那时文学革新,常用来写一些友人赠答,而且风格还比较旷达老练。】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已经到了常州。

苏过他们都不想让他待在常州,因为幕中女子说了,那是他的身死之地,但是苏轼并不在意,他都这把年纪了,还要怕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