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的好处便是能够让看白居易诗作的人更加了解白居易。
也能让爱诗的人更好分辨那是否是白居易的作品。
至于学习模仿,白居易和元稹其实并不甚在意。
因为这不正是他们想要的吗?
他们一直想要的就是众人也能做到在诗歌中反应这世间的现实进而传扬出去。
只是这冒名顶替倒也实在大可不必。
【白居易在洛阳的日子过得应该还算闲适,曾写下《洛城东花下作》等作品,但是他却并没有能在这里待多久,原因有可能是穆宗去世,敬宗即位,白居易熬了多少个皇帝了?别急,后面还有好几个。】
李纯傻眼。
好……好几个?
他清楚白居易的,以他的年纪,出生时该是代宗。
如今到自己已经是第四任皇帝,后面还有几个?
这比听到自己会被人害死还叫李纯惊讶,为何会如此呢?
真就如幕中女子所言,一代不如一代?
若是那般,也难怪大唐会灭亡了。
【咱们数数,从唐代宗李豫开始,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白居易活了七十多岁,唐朝经历九个皇帝,平均下来九年不到,加上他生前和死后的那几年,满打满算这些个皇帝平均即位年限十年,这估计也是唐朝后期不稳的很大一个原因。】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已经是高寿的武则天眯了眯眼,有点不敢相信幕中女子所说的话。
平均不到九年。
这些皇帝,不务正业,连自己都养不好吗?
这般更替,朝堂自然不稳,那大唐江山如何稳?
可为何会如此呢?这些人是招了什么反噬?
唐,元和年间。
李恒!
李纯笑得难看,果不其然是他这个太子啊!
发动宫变害死自己,然后他当皇帝,不过几年就被毒死,这就是报应吗?
他给了身旁内官一个眼神,内官会意退下带人往东宫而去了。
【而这些皇帝中大多都不行,敬宗李湛就是其中很不行的一个,他虽然没有施行暴政,搞什么骚操作,但是只知道玩乐,最后也只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害死了,但是这儿我们还得说他爸,他爸跟他爷一样,爱好修仙吃丹药,但是也不是一开始就爱修仙的,他即位的时候才二十多岁,也是一个纵情享乐的帝王,但是一次去打马球,因为内官坠马之事受了惊吓,中风了。】
唐,元和年间。
等等。
他爸?是自己的儿子?他爷,是自己?
爱好修仙。
所以……是这问题。
各朝各代的人也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巨幕。
历来他们都是想要修仙长生的。
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但凡吃得上饭的,都曾有过那么一个长生梦。
然而这大唐,怎么好像是因为修仙而走向衰败的?
那安史之乱的唐玄宗好像也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吧?
公元前113年,秦始皇三十年。
嬴政表情凝重,这是他从未想过的。
追求长生竟还会害了人的性命不成?
为了长生反倒短命?
可那些丹药,是有人害他们吧?
他自己也是服用那些丹药的,有时成丹少便不舍让人试药。
如今看来,其他的不说,但凡要入口的,还是得让人试。
【中风并没有让李恒死,但是却让他意识到生的可贵,于是他就想啊,还是得长生不老啊,所以就开始沉迷丹药,最后被丹药毒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岁。】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敬宗李湛已经十六岁了,也就是说他十四岁就生了儿子,在我们现在看来好不可思议啊,十四岁还是个小屁孩呢,再算上怀孕时间,十三岁就有娃了……】
小屁孩?
许多男子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
十三岁怎么了?
十三岁怎么就是小屁孩儿,怎么就不能生孩子了?
这后世好生奇怪啊!
【这年纪太小,身心各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就算古代人早熟那也只是心理上,因为古人寿命比较短,咱们也可以理解,但是那么小的孩子生孩子,生出来不一定健康不说,也带不好啊。】
生出来不一定健康?
这话倒是让很多人放在了心上。
有这回事吗?
大夫是不是有提过呢?
【咱们话说回来,反正在敬宗即位后,白居易就被命为苏州刺史,离开洛阳去苏州了,我们为什么说白居易在洛阳应该还过得不错呢,因为他走的时候写的一首《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