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杜甫对这李林甫并没有多大的怨念,大概是因为那什么野无遗贤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但这并不代表杜甫就不气愤,就不觉得他该被轻易放过。
如此祸国殃民的人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王维自然也听说了此事,他自然也无异议。
得知自己母亲几年后就会离世,王维便依旧装病在辋川别业陪着。
母子俩一起礼佛,说些旁人听不懂的话。
不过休息了几日后,王母崔氏便催促他回朝堂去。
“想做什么边做,从心所欲方为男儿本色。”
王维动动嘴唇,并没有反驳,他是要去了,圣人都派人来请了,他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不过是想多陪伴母亲几日罢了。
“我知道了,我会时常回来看您。”
崔氏当然知道他的心思,微微颔首也没阻止对方,随后闭眼继续默念佛经,一派虔诚,但却没人知道她求的是什么。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杜牧这几日精神尚好,可家里人却很着急。
因为他这样子看起来实在像是回光返照,只是也没见谁人的回光返照能照这么长时间的。
但有精神也总比没精神好。
于是乎,杜牧要吃,他们便准备食物;杜牧要写信,他们便裁纸研墨;杜牧要看风景,他们便带着杜牧去往院中,尽一切可能地满足此时的杜牧。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幕中女子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话完全没有错。
虽然三令五申诬告者重罚,但仍旧有那顶风作案,私自制作告首状者,王安石雷厉风行,一律不曾放过,这个恶人就由他来当。
除此之外倒还算好,裁减军队之事老早就开始了,这时候也已经度过最难的时期。
而在军队中被裁下来的人并非就完全没了机会,他们还可考刑部、吏部,然而这肯定是不简单的。
但机会给了,考不上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和苏辙依旧慢腾腾地走在回京的路上,来接人的一行人催了几次也不敢催得太紧了,只得陪着笑躲在两人眼前晃悠。
他二人都并不是很想回京,以他们这把年纪,能做的也不多了。
尤其是如今的这个时候,大宋的问题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可是他们二人还有几年?
而且他们远离朝堂多年,朝中的情况总是不那么熟悉的。
巨幕出现之后,相信不用他们说,很多人也知道该如何,他们并不是比他人有能力,或许只是他们更加清醒,如今大家都清醒了,哪还用得着他们?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想传李清照进宫,却没想到传来的消息竟是李清照在青州设立了女子学堂,学堂里的先生还个个都是女先生。
虽说如今有了幕中女子的话,许多人也开始看好姑娘们了。
可这女子学堂之事还是叫许多人都觉得不靠谱,于是众人等着看李清照的笑话。
李清照也是知道众人敢看她的笑话却没人敢砸她的场子才敢真的放开了手干。
赵明诚也支持她,她便也不去计较那些破事了。
因为她知道,多帮一个女孩子,或许就比他二人之间的那些拉拉扯扯有意义。
不过她也不会惯着对方就是了。
只是为了赵明诚请了大夫调理身子,两人相敬如宾也挺好。
赵明诚似乎也不在意,除了调养,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研究金石上,他就这样,李清照就还挺稀罕他的。
新城。
三月和伍年这时候的状态也不错。
两人的约会就是一起拍视频、剪视频、做手工、卖手工。
现在伍年的店火起来了,也不用三月刻意宣传了,她时不时地抽抽奖就好了。
但是却在制作视频时感觉少了点新意。
“你说,要不,咱们直接直播吧,如果失败了……”
“搞啊,还没开始就别想失败了。”
伍年打断何三月的话。
何三月一想也是,其实平时的视频也没拍很多遍,只要准备得充分,哪有那么容易失败的?
但是说来轻松,要真做起来还是很难的,至少要用到的诗文得背熟了吧。
还得选好去什么地方,若还是在那屋子里,跟做视频也没太大区别了。
何三月想要的不是那种有太多互动的直播,她只是想考验一下自己,顺便出去走走。
这么一来的话,就还得考虑去的地方的可讲性了。
然而计划当然赶不上变化,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那我先去把杜牧的视频传了,再查查资料。”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