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司马迁
【《秦始皇本纪》过后就是《项羽本纪》,其实很多人对此都有疑虑,包括接下来在后面出现的《吕太后本纪》,都被人怀疑是不是不该出现在本纪当中。】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众人心中也都很疑惑,他们很多人的心中对项羽其实是不大看得上的,说不好是为什么,倒不是觉得项羽没有能力,可就是觉得他这样的人不配坐上那个位置。
有时候细究下来可能还是自己所站的立场问题。
但就是对手下这一点,任谁也会选择陛下吧,如今的事实也证明了,他们选择是正确的。
【说到这个咱们要说到秦汉时期的皇帝们,真正地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的有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汉高祖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和刘彻,到刘彻这儿,司马迁他肯定就不知道了。】
【那这几个皇帝中,本纪没有提到的除了胡亥就是刘盈、刘恭、刘弘,而多出来的那个就是项羽和吕雉。】
早在先时幕中女子提到吕雉时,刘邦的心中就有不详的预感。
其实他对于自己的儿子刘盈也不是特别看好,但自己血脉延续下来,情况也不算太坏。
只是不知自己这三个和胡亥被相提并论的后辈是个什么情况,而吕雉又是什么情况。
【一开始我们看到项羽和吕后,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司马迁的悲情,想着会不会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悲情人生呢?毕竟哪怕我们不知道项羽这个历史,可霸王别姬也都是听过的,有了艺术的光环在,他身上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但是要说到悲情的话,那刘盈几个不悲吗?所以在司马迁这儿悲情人物还得有门坎?好像有点牵强了。】
众人没听说过什么霸王别姬,也并不觉得项羽有什么可悲的。
这世间失败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乱世,有人崛起有人落幕,项羽只不过是那落幕之人中的某一个罢了。
而他的失败跟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 他错过了许多的机会,这是事实。
【那又有人会说了,很明显就是司马迁在贬低汉朝啊,他本来就讨厌汉朝,加上这两个人那不是和汉朝作对的吗?但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种说法未免把司马迁看得太小家子气了,再说了吕后也不一定就真是在与汉朝作对,甚至于我们都不能确定她是真的想要篡权。】
吕后要篡权?
众人听到了这话,都不敢吭声了。
不会是真的吧?
大汉才刚刚建立便听闻这样的消息,他们要怎么做啊?
可女子又说她不是真的想要篡权,这又是什么意思?
【那是司马迁单纯地崇拜这两个人吗?显得太儿戏了一点吧,甚至于司马迁对于吕后其实是持否定态度的,至少从整体上来说是这样。】
既是如此,这下皇后怕是要换了,众人想。
想到此处众人又忍不住地嫌弃司马迁,既然是否定,如何放在这么关键地位置呢?
这本纪一栏一看下来就是整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啊!
【以上的这些猜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首先,很明显吕雉就是代替了刘盈、刘恭、刘弘这几位,从刘邦死一直到刘恒即位,十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吕后掌权,而她掌权后也不就是什么 专权跋扈,祸乱宫闱,导致汉朝灭亡,她对汉朝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这下说得众人更懵了,既然她对于汉朝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司马迁为何还要否定她呢?
那可能就是因为她想要篡权吧。
【而项羽这个人,他虽然没有称帝,但是他握着那个位置差不多的权力,只差一步就登上那个位置,当然了,看着只是一小步,那实际上就跟木桶效应一样,很难跨过去,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这是刘邦说的话,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失,理解为失去,那就说明项羽是曾经有过天下的,这么说的话就也比较说得通了。】
汉初的大臣们对此都是十分心惊。
是的,确实就只是差了那么一点,若这天下是项羽的,那他们这些人的前路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不过为何陛下得了天下,而项羽却失了天下呢?
众人都不由得想起了幕中女子所说的民心。
即便陛下并非一个多么良善的人,可比起项羽,到底是没那么暴虐。
【“秦失其道,豪桀并扰”这里是说秦末时期,秦朝已经丧失了所谓的王道、仁道,已经没有个领导天下的样子了,所以天下豪杰群起想要扳倒秦朝。】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开始明白了这样的话。
他也明白了自己与幕中女子所言的矛盾。
女子曾说在看到起义时就应该重视,应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而他从战乱过来,时时刻刻都看到各处的战争,习惯了这样的天下,以至于统一天下之后,他依旧以为有战争是正常的,而他只要像对待六国一样打就是了。
可若是没了战争,那不就不会有灭亡了吗,还打什么呢?
【“项梁业之,子羽接之”,项梁是项羽的叔父,当初陈胜起义后没多久,他跟着就起义了,还招揽了很多人,刘邦都曾经是他的手下,后来眼看着秦朝不行了,他就飘了,结果被秦军干掉了,于是项羽就接替了他的位置。】
【“杀庆救赵,诸侯立之”,后来项羽拥立楚怀王,没错,又是楚怀王,但是并非楚怀王熊槐,而是熊槐的孙子熊心,楚国灭亡之后,熊心就隐居种田放羊,你说人好好地放羊,你干啥找人家,项梁把人拉着一起就上了车,这什么车都上只会害了你自己。果不其然,后来就被项羽给杀了。】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楚怀王现在被秦军软禁,也不知何时会有人来救自己。
早在先时他就觉得自己有了屈原,楚国一定能够繁荣强大起来,可后来看着百姓无比地推崇屈原反而看不上王室,他便心中不快,刻意冷落刻意疏远甚至放任他归家。
也不知屈原此次能不能来救他。
现在他的心中只有无尽的悔恨,他怎么能怀疑那么忠心的屈原呢?
如今看到自己的后代也被人利用,心中更是悲愤交加,却也只能无能狂怒。
【为什么叫楚怀王,忘了说,这个熊槐的楚怀王是他的谥号,而熊心的楚怀王是他的称号,我就感觉是当时一时不知道叫什么,然后突然想到了楚怀王有点顺口,完了才想起来是熊槐的谥号,将错就错说什么您看啊,多有缘啊,既能表现楚国百姓对您的期望,又代表了致敬您的祖父,多好啊!好吧,其实我是瞎说的。】
众人一顿。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地,也在认真地思考她说的话。
谁知道是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