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要不然也不会说这些给你听。”
“反正这事吧,我们照做了也不吃亏,更何况,真要是下雪封山了,你想想,要是没买这些塑料和煤炭,咱们这一年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小智慧。
对于这事,大部分村民想的都很清楚,反正这事他们做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怎么看都不会吃亏。
没有人会因为到头来没下雪封山而埋怨黄大仙儿。
先不说这样会不会得罪黄大仙儿,其次这事几乎是他们自己,以及村长自愿这么做的,而不是黄大仙儿逼迫着他们干的。
到了晚上。
天像往常那样过早就黑了下来,家家户户不得不又多加了几铲煤炭烧炕,让整个屋子温度再提升上来。
膝盖关节有问题的老人忍不住道:“怎么感觉今天比以往要更冷呢?”
其他人还没说,负责烧炕添煤的儿子就点头附和道:“是有点,我多添加了好几铲子煤炭。”
因为煤炭大多都堆积在外面空地上,用喂饲料空下来的编制袋子盖着,以免积雪融化导致煤炭变湿漉漉的,这样就不好烧了。
就在众人谈论的时候,年轻人忽然道:“我看到群里有人说外面下雪了,还挺大的。”
屋里的人一听顿时惊了。
这雪下的有点太突然了,明明白天的时候艳阳高照,天气预报也说未来三天都是大晴天。
他们掀开帘子,借着月光仔细看。
天空中飘下点点白雪,被寒风呼啸卷席着,整个村子都镀上了一层白茫茫的雪,将村子映衬的宛若童话般的世界。
但对于早就看惯这一切的村民们来说,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显得稀松平常。
他们匆匆穿上鞋戴上帽子,顶着恨不得将脸都要刮开的寒风,把后院的猪圈门赶紧加固好,再挂上棉帘子。
其他村子也同样下了雪。
一夜过去后。
厚厚的积雪完全将整个村子表面覆盖住了,人们要很用力的推门,脚踩下去就到了膝盖位置。
村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那位,心里已经对大雪封山的事信了八成。
家家户户忙着铲雪,顺便再检查一下自家的仓库和大棚,确保没有因为昨天的雪而压塌。
徐家人此刻也很忙碌,全家上阵一起去鱼塘那边投饵,再加固一下湖边的挡风设施,这是用一种随处可见的木竹棍打桩,再缠上编织袋或者其他抗风的草编。
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湖面过早冻冰。
同时,他们还得在不同湖面打洞,再注入一些温水防止温度过低造成鱼死亡。
等弄完回来,天又黑了。
一家人赶紧换上干净的衣服,在烧的热乎乎的炕上喝排骨酸菜汤,自家腌的酸菜比外面买的要更入味,再用从村里买的猪排炖个一下午。
骨头都酥软了,随便几口就能咬碎。
等吃完时,所有人都出了一身汗,身上的寒气也都驱散的一干二净了,当然,徐家人也没忘记给黄大仙儿也供奉上一大碗排骨汤。
等刘凤去捡碗筷时路过主屋,正好看见吃得干干净净的空碗放在那里,显而易见,大仙儿很喜欢吃。
刘凤忍不住激动高兴,都顾不上洗碗,直接回屋就把这事告诉给徐家所有人了。
时洛已经习惯了徐家人这样重视的态度。
这场雪下了好几天。
人们这才发现这场雪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难怪大仙儿会特意通知徐家人提前做好防备呢。
所有人每天都得去一趟大棚或者畜牧圈检查一番,还得把自家门口简单铲一下雪,以免连出门都做不到。
家家户户已经不让孩子出门玩了。
外面的大雪已经有成年人那么高了,小孩子贪玩一旦不小心踩进去,连爬出来都做不到。
再加上还在下雪,所有痕迹都会消除的一干二净,他们连找人都费劲。
第五天,雪隐隐又变小的趋势。
但雪已经高到他们连出门都有点费劲的程度了,不仅仅是山里,就连城市也都面临着大雪所带来的一切麻烦和困难。
各个电视台还有网络上,都在谈论着今年的大雪是不是有点过于夸张了,同时也有不少地方因为雪灾而出现了伤亡和财产损失。
刘家村的村民们看的唏嘘又后怕。
这么大的雪,他们要是没听那位的话提前做准备,虽然不一定会出现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肯定是止不住的。
于是,徐家人就发现,他们家门口又出现了不少各种特产,还有一些感谢信,上面写着感谢黄大仙提醒村子,不然他们巴拉巴拉如何的事,而这些是他们的一些心意。
徐家人觉得这些东西,也许会对黄大仙修炼有好处,比如能增加一些功德什么的,于是把这些感谢信全都拿到仙堂,准备烧给黄大仙。
突兀的,一阵风打着旋儿将徐大宏手里的火苗给熄灭了,更重要的是,上面的三炷香以极快的速度燃烧。
徐家人满脸迷茫。
徐凡皓的脑海里又一次出现了时洛的声音,他转述给徐家人:“小黄说村子有危险,雪崩马上要来了,让大家快点进屋躲起来。”
这话一出,徐家人连思考都来不及,本能感到震惊和恐慌,急忙忙拿手机给村长打电话,把这事用最快的时间最简短的语言说了。
村长一听,也急了。
他来不及问村子好端端的为什么会出现雪崩这么不科学的事,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要弄清楚原因,而是赶紧让外面一些还在铲雪的人赶紧回屋。
村长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冒着寒风跑到广播室,气喘吁吁道:“刘家村所有人赶紧回屋,村子马上要雪崩了,赶紧回屋,立刻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