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赴京解释(2 / 2)

人间政道 岑寨散人 1673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为稳妥起见,赫连嵩要求省。委、人。大、组织、宣传等各条线全力以赴加强思想工作,随后又以人。大主任身份主持召开人。大常委会工作会议,指示由蔡陈牵头组织一系列座谈活动,把省。委“确保庆东当选省。长”的要求传达到每位人。大代表。

“以上措施都有材料为证,省。委常委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记录,座谈会记录、签到表、现场照片,内部传达提纲等等,”蔡陈指着厚厚两大本证明材料道,“我们人代会筹备小组根据地域、行业等分为16个小组,两次召集小组长开会进行部署,并在人代会前一天晚上了解落实情况,都没发现集体反对庆东同志的迹象,所以出这么大事实在很震惊,也很内疚,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我们筹备工作没到位,我代表省人。大筹备小组向京都负荆请罪,自请处分。”

蔡郑很有担当地把所有责任都扛到自己身上,本来嘛,他到年底就正式退。休,个人荣辱得失有啥打紧?顶多不过弄个处分降点待遇,相信那点损失都能弥补回来。

钟组部方面什么都没说,一切要等海子里大领导拍板,只简单地表示如实记录汇报说明内容,及时层层传递给相关领导。

灰溜溜出门眼看没了去处,赫连嵩看看手表,说你们到机场等会儿,我路过拜访位老朋友很快赶过去会合。

李锦斌等人心知他所说的“老朋友”即指隐居在海子附近的“老领导”,赫连嵩先后稳坐两省省。委书计宝座,特别前五年任期毫无建树,省整体排名比上任时下降七个名次,媒体纷纷喊打的态势下,没老领导背后鼎力相助断断不可能换到规模更大、经济前景更好的辽东。

也不知是否巧合,还是外界诟病的“人品不好”,赫连嵩到辽东后连续两年经济下滑,综合排名和增速转眼又掉了三个名次,这种情况下别说赫连嵩,背后老领导都急了,断然临阵换将,将思想保守、顽固主张计划经济的省。长调到京都人。大,换上来自沿海发达省份的元庆东。

没想到元庆东似乎水土不服,空降辽东伊始踌躇满志祭出一连串组合拳,先后双向组织十多批辽东与朝明双向经贸洽谈会,签订两百多项合作协议,合作金额达六百七十亿元。

可半年下来辽东干部群众发现新省。长雷声大、雨点小,组合拳纷纷落空,都没落到实处;轰轰烈烈的经贸会洽谈了个寂寞,真正落实的仅仅几十亿,还靠省财正持续输血才勉强维持。

这种情况下最着急的不是元庆东,而是赫连嵩。因为元庆东抓经济水平如何,在朝明工作期间已得到京都大领导首肯,不会因为到辽东后短期内或适应问题或环境问题受挫而被否定,相反赫连嵩就有点难以辩解,前五年在双林省担任省。委书计做得一塌糊涂,换个地方又不行,再换省。长还不行,那就是你省。委书计的问题!

赫连嵩紧张万分三天两头与智囊团队密议,拿出了好几条方案,其中流传出去的也有给本土干部、常务副省。长更多授权,快速培养重用一批本土中坚干部等版本,但怎会演变成通过选举杯葛元庆东、强势推荐管铁钢上位的突发状况,谁也说不清楚。

上午人代会投票结束,中午开始元庆东和管铁钢相继撂了担子,元庆东扬言辽东人代会否决自己代省。长身份,无法继续履职,安心守着省。委副书计职务等待京都给说法;管铁钢则称自己问心无愧,为自示清白,决定口头向钟组部请求辞去常务副省。长职务,随便安排其它什么工作都无所谓。

正副两位领导都不干了,省正府形同陷入瘫痪,压力全到了赫连嵩身上,在此态势下急急找老领导商量对策也在情理之中。

副书计李锦斌等三位省领导前往机场途中,车里气氛非常沉闷,虽说他们因为各自原因与元庆东相处都不太融洽,但站在大局稳定和辽东正治秩序角度出发,谁也不愿意上午人代会出现那么突兀的一幕,霎时间心头千万只草泥马掠过:代表啊代表,你们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钟组部指定的等额选举省。长过场戏,表明了非元庆东不可!

当然管铁钢确实很不错,为人谦和低调,干事务实周全,在经济建设方面有自己的思路与想法,与省。委常委、副省。长们关系也很不错,去年赫连嵩决定撤换省。长后,省。委小范围征求意见均一致推荐管铁钢。

对的,赫连嵩本人也倾向由管铁钢主持省正府工作,主抓经济,如果管铁钢都无力回天,赫连嵩对上对下都有交代:不是我无能,而是东北大环境和无法逆转的经济下行趋势决定。

然而京都高层慎重讨论后觉得,光靠东北本土干部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颓势,还必须从沿海发达省份引入优秀领导下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