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知映不光在桐城市是一个强势派,在永安省,也是一个风云人物。
桐城市这几年的经济,在永安省节节攀升,如果要问谁的功劳最大,既不是一把手,也不是二把手,就是范知映。
20年前。
也就是83年左右。
26岁的范知映以中央选调生的身份来到了桐城市担任桐光区副区长。
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启动。
很多沿海省份都开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唯独永安省一直停滞不前,对私营经济好像一点都不感兴趣。
范知映到了桐光区之后主要负责的就是经济工作,他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光有资金的支持还不够。
接下来。
范知映屡次带队赶赴江南省,泉亭省以及南越省学习先进的技术,拓宽市场渠道,打开销路。
也就是从83年开始,桐光区的工业开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93年的时候。
桐光模式,已经成了全市各县市效仿的对象。
那一年。
范知映以桐光区常务副区长的身份调任桐城市的县级市瑞桐市担任市长。
瑞桐市也开始了震惊国内的“五年神话”时期。
其经济规模,迅速跃居桐城市第一名。
98年的全国百强县排名,瑞桐市拿下了全国第十名,也是整个永安省唯一一个进入十强的县级市。
范知映两战封神。
在担任瑞桐市市委书记仅仅一年之后。
于1999年调任桐城市担任常务副市长,一直当到了今天。
范知映在瑞桐市担任市长期间,做出来的成绩是绝对瞩目的,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当时的桐城市市委书记刘希武。
刘希武是坚定的改革派。
范知映就是他向中央打申请调来的。
从桐光区开始的时候,刘希武就坚定地站在了范知映的身后,后来范知映在瑞桐市做出成绩之后,刘希武调任永安省副省长。
到今天,已经拿下了永安省组织部部长的职务。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相互成就。
到了桐城市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范知映也是相当强势,一般他主导的经济项目,谁都不能干涉,就连温新军这个市委书记以及郭鸣这个市长,有的时候对他也要礼让三分。
谁叫他一有人撑腰,二背后的光芒太盛呢?
在李振明提出了收购北光集团的思路之后,范知映明确表示反对。
他说北光集团虽然遭遇了资金困难,但是底子还在,只要国投集团如期兑现应该给付的资金,同时银行给予一定的帮助,对北光集团来说,渡过难关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论调。
范知映跟李振明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双方你来我往,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呛声,在桐城市,两人的不合,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了。
如果说强行收购北光集团的提案能在常委会通过。
很多事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也正是因为范知映的从中作梗,才导致双方的合作收购一直进行不下去,于是,也才有了古历峰追悼会上发生的事情。
本以为唐正奇能利用自己的手段强行收拢北光集团的股份。
谁能想到。
关键的时候,方野出现了。
用雷霆的手段,粉碎了唐正奇的计划。
唐正奇恨得牙痒痒不说。
李振明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毕竟如果这个收购完成,他是能拿到一笔很丰厚的好处的。
“李部长,范知映这几年越来越嚣张了,不但不把您放在眼里,也根本不把温书记他们放在眼里,好像桐城市就是他的桐城市一样,他的项目,别人不能插手,但是别人的项目,他都要横插一杠,这样下去,咱们这些人,估计以后在桐城市,都没有立足之地了。”
说话的,是有些义愤填膺的发改委副主任邹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