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大明皇太孙日常 七年玉 7248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金色的阳光把镇江上空的龙染成了金色, 犹如一条真正的金龙。它高高在上的俯视着众人,令人心生畏惧。

将士们和官员们跪在地上,跟着老百姓一起跪拜天上的真龙。

他们的表情非常虔诚, 同时也非常敬畏。

张玉带头喊了一句“燕王千岁”,接着所有人都高声地叫着“燕王千岁”。

整个镇江的老百姓和官员们,再加上朱棣的大军同时“燕王千岁”, 声势非常浩大,有地动山摇之势。

此时, 建文帝和文武百官们也在南京的码头,也在誓师。

朱棣大军要攻打南京, 建文帝他们不可能坐以待毙。得知今日朱棣要誓师, 建文帝也决定在今日宣誓。

建文帝先痛骂了朱棣一番, 说朱棣是逆贼,是猪狗不如的畜生。接着他又说这里是南京,是京师, 会得到上天和祖宗护佑,绝不会让朱棣的阴谋得逞。

文武百官和老百姓们听到建文帝这番话,只觉热血沸腾。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这句话,接下来所有人都高声喊着“万岁”。

不过, 他们这边的气势不是很强。

建文帝见将士们的情绪高涨,心中非常满意。在大战前夕, 将士们的气势非常重要。建文帝觉得他们这一战一定会能获胜。

就在建文帝和方孝孺他们骄傲得意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有龙”,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建文帝以为他的宣誓让真龙出现了, 面上狂喜, 连忙抬头望向头顶上的天空, 并没有发现真龙。

所有人都跟建文帝一样, 抬头望向天空,但是什么都没有看到。

龙呢?

“龙在哪?”不知道是谁问的。

“在那。”看到龙的一个士兵手指着远处的天空说。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远处。因为相隔的太远,看的是不太真切,但是隐隐约约地能看到龙的轮廓。

那个方向是镇江!

在场所有人心中一惊。

真龙出现在镇江,而燕王就在镇江,难道……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包括建文帝自己。

怎么可能?

不可能!

这不可能!

真龙不可能出现在镇江!

还是方孝孺反应快,指着刚才说发现龙的士兵,厉声道:“拿下他!”

很快,有将士拿下了这个士兵。

方孝孺沉怒着一张脸,呵斥着这个士兵:“你竟敢口出狂言,破坏军心,你是不是反贼朱棣的奸细?!”

士兵大声地反驳道:“我不是。”

方孝孺转身向建文帝行了个礼:“陛下,此人一定是奸细,他故意说有龙,为的就是动摇我军的军心,请陛下严惩此人。”

齐泰和黄子澄他们反应了过来,纷纷附和方孝孺的话。

“陛下,此人一定是反贼朱棣的人,他故意说远处有龙,为的就是动摇我军军心。”

“此人妖言惑众,一定要斩首示众!”

“陛下,用他血祭我军军旗!”

其他大臣也反应了过来,立马表示根本就没有龙,说这是反贼朱棣的阴谋,目的就是祸乱他们的军心。

建文帝听到方孝孺他们这么说,心中登时安心,目光冷厉地看着那个士兵。

“拉下去斩首。”

士兵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被拖下去之前大喊道:“我没有看错,镇江的上空就是有龙……”接着,他的声音就消失了。

站在码头外的老百姓被这一幕吓到了,他们一个个神色惊恐。

百姓们知道刚才那个士兵并没有看错,在远处的天上的确有龙。由于离得太远,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个东西像龙。

“陛下,反贼朱棣奸诈狡猾 ,我们绝不能中了他的奸计。”

“反贼朱棣阴险卑鄙,一次次用真龙之说欺骗天下人,我们绝不能相信上当。”

“陛下就是真龙,朱棣是阴险无耻的小人。”

“杀了朱棣!”

齐泰高喊“杀了朱棣”,接着所有人都跟着大声叫道:“杀了朱棣!”

这下,建文帝心里彻底放心了。

“朕才是真龙天子,决不允许反贼朱棣猖狂,诛杀朱棣!”

“诛杀朱棣!诛杀朱棣!诛杀朱棣!”

将士们和官员们举着手,大声地喊着。

与此同时,百里之遥的镇江码头。

朱棣已经宣誓完,轮到朱瞻基说话。

他被抱在朱棣的怀里,神色非常肃穆地对众将士说道:“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获胜!”

他的声音奶呼呼的,但是在场所有人都听清楚他的话。

将士们举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地喊道:“获胜!获胜!获胜!”

这一声声的“获胜”响彻整个天空,并且久久回荡不消。

就在这时,一阵轻风吹来,上空的龙发生了变化,它好像变大了,盘旋在整个镇江的上空。不仅如此,它还垂下头,仿佛就在朱棣和朱瞻基的头顶上。

朱瞻基抬头看向空中垂下来的龙首,小脑袋瓜子里是满满的疑惑。

这龙怎么又出现了?

他并没有召唤它啊。

它之前在北平府出现三次,每一次都不是他召唤出来的。

话说,它出现的契机是什么。

还有,这是不是太玄幻了点。

朱棣第一次近距离看着真龙,他的心情当然非常激动。

突然俯|下|身的真龙,让在场所有人近距离地感受到它身上散发出来的威严。他们不仅有些喘不过气,还心生胆寒,双腿发软,不觉地跪在地上。

朱瞻基看着仿佛触手可及的龙,没有忍住抬高手想去抚摸它。

虽然看似近在眼前,其实相隔万里。

这是一阵大风吹来,吹得军旗猎猎作响。

上空的龙又发生了变化,它像是昂首在天空中飞翔。

这时,空中又传来一声响声。

这一声的声响并不是打雷的声音,但是却比雷声更加震撼人心。

这一声声的声响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在他们头顶上传来的。

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声的声响震惊到,心底深处抑制不住地涌起敬畏,同时又升起一股骄傲自豪。

只见上空的龙变成一条直线,龙首昂立在空中。这一声声的声响仿佛是它叫出来的。

这一声声类似龙吟的叫声,从镇江传到百里之外的南京。

建文帝和满朝的文武百官,以及老百姓们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声响。

这是什么声响?

不像是雷声。

比雷声响,但是却没有雷声尖锐。

说是声响,不如说是什么吟声。

但是他们并没有听过这种吟声。

这一声声的吟声听得他们头皮发麻,心中胆颤,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心生畏惧。

不少人只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接着双腿发软地跪在了地上。

文武百官们只觉得有一股威严压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不得不跪在地上。

方孝孺和齐泰他们也感受到了这股莫名的威压。他们原本就是文弱书生,哪里能抵挡住这浓烈的威压。他们惨白着一张脸,微微发抖地跪在地上。

就连建文帝也低挡不住这股威严,只见他脸色苍白,神色惊疑地瘫软在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

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有如此恐怖的威压?

还有,这叫声是怎么回事?

跪在码头外围的百姓们说道:“这是龙吟声。”

“是真龙在叫。”

“是真龙!”

“真的是真龙!”

“这叫声是从镇江方向传来的,一定是真龙!”

百姓们神色敬畏,对着镇江的方向又是跪又是拜。

听到百姓们的话,将士们和官员们的心不禁动摇。

难道真的是真龙?

难道真的是燕王他……

方孝孺和黄子澄他们见人心浮动,他们想要说什么,但是却因为这股莫名的威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叫声还不断地从镇江的方向传来,一声比一声响亮,一声比一声震慑人心,令人在场的人越发惊惧。

方孝孺和齐泰他们也控制不住地心生恐慌。他们很想说这叫声是妖法做出来,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这并不是妖法能弄出来。

他们心里也明白这叫声怕是真的是龙吟声,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如果反贼朱棣是真龙,那么陛下是什么?

一定是反贼朱棣弄出来的妖法,蛊惑人心。

南京这边,建文帝和将士们在害怕不安。镇江那边,朱棣和将士们斗志昂扬。

就在这时,上空中的龙消失了。它来的突然,消失的也非常突然,并且不留一点痕迹。如果不是这么多人亲眼所见,不敢相信真的有龙出现。

朱棣大声地叫道:“渡江!”

将士们一个个案首挺胸,犹如雄狮一般登上船,准备渡江。

朱棣在上船之前,抱着朱瞻基亲了亲:“瞻基,等爷爷派人来接你去南京。”

朱瞻基伸手摸了摸朱棣的脸,笑着说:“爷爷,那你不要让我等久了。”

朱棣握着孙子的小手,满脸慈爱地说道:“爷爷不会让你久等的。”说完,他又看向道衍,“大师,等本王攻下南京,再派人来接你们。”

道衍神色认真地说道:“阿弥陀佛,今日真龙出现,王爷您一定能获胜。”他就知道带着小殿下南下见王爷,一定会有真龙出现。

朱棣揉了揉朱瞻基的小脸,满脸笑容地说道:“本王一定会获胜!”说完,他又亲了亲朱瞻基的小脸,“爷爷走了。”

朱瞻基对朱棣挥了挥手:“爷爷小心。”

“爷爷一定会派人接你去南京。”朱棣又看向道衍,“大师,瞻基就麻烦你照顾了。”

“王爷放心,贫僧一定会照顾好小殿下。”

朱棣没有再说什么,转身上了船。

等他登船后,他朗声地宣布:“开船。”

站在码头上的官员们和百姓们并没有离开,他们朗声地喊道:“燕王千岁!”

朱瞻基跟道衍站在岸边,挥手送别朱棣他们。

朱棣站在船头的甲板上,对岸上的朱瞻基挥手。

直到朱棣他们彻底从他们视线中消失,朱瞻基和道衍这才准备离开。

不知道哪个官员开口说道:“恭送小殿下。”

接下来,所有官员和百姓们朝朱瞻基跪了下来:“恭送小殿下。”

朱瞻基一脸镇定地说道:“都起来吧。”

“谢小殿下。”

“你们也回去吧。”

朱瞻基跟着道衍上了马车。

道衍见朱瞻基一直盯着他看,面露疑惑地问道:“小殿下,贫僧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说着,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并没有摸到东西或者污渍。

朱瞻基双手抱胸,目光直直地看着道衍:“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带我一起来找爷爷呢。”

道衍微微一笑:“小殿下英明。”

“大师,你就这么确定我能让龙出现啊?”朱瞻基在心里吐槽,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有本事召唤出龙。“如果龙没有出现,怎么办?”

道衍慈祥地对朱瞻基笑了笑:“有小殿下在,真龙一定会出现。”

听到道衍说的这么笃定,朱瞻基一脸惊讶:“大师,你就这么相信我啊?”他都不相信自己。

“小殿下,北平府出现三次真龙都与您有关系,贫僧相信带您来找王爷,一定会让真龙出现。”道衍笑呵呵地说道,“小殿下,真龙的出现对王爷很重要,您刚刚也看到了。”

朱瞻基虽然不相信什么真龙,但是他知道真龙的出现会有什么效果。

“真龙的出现会让全天下人知道爷爷才是真龙天子。”这样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天下人不会觉得爷爷造反是错的,反而觉得爷爷造反是对的,因为爷爷才是真龙天子。

“小殿下聪慧。”道衍并没有因为朱瞻基年幼,就把他当做小孩子看待。“真龙的出现还能震吓南京朝廷。”

“南京离镇江这么远,坏蛋允炆叔叔他们又看不到真龙。”除非有千里眼。

“但是镇江百姓全都看到了。”道衍老神在在地笑道,“再者,贫僧相信那几声龙吟声传到了南京。”

提到刚才的声响,朱瞻基觉得很奇怪,也不知道从哪里发出来这些声音。

当时,天空中响起一声声龙吟声时,所有人都被震吓到了,但是朱瞻基却跟没事人一样。就连朱棣心底深处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抹敬畏。

朱瞻基不仅不怕,反而觉得这叫声很亲切,好像在哪里听过。

“南京的百姓听到龙吟声不可能无动于衷。”道衍一脸深意地说道,“只怕那位也被吓到了。”

“坏蛋允炆叔叔吗?”

道衍听到朱瞻基对朱允炆这个称呼,不由地失笑:“小殿下,您觉得您这位叔叔怎么样?”

朱瞻基撇了撇嘴说:“不怎么样。”

道衍好奇地问道:“此话怎讲?”

“他不适合做皇帝。”朱瞻基强调道,“我爷爷比他适合。”

道衍听到朱瞻基这么说,心中有些意外:“小殿下,您为何觉得王爷比你那位叔叔更适合?”

朱瞻基往后一靠,靠在马车上,一双小腿伸直,一双小脚轻轻地摇晃着。

“他性子软弱,又提倡儒学治国,自然是不行的。”关于朱允炆,朱棣和燕王妃他们并没有跟朱瞻基说过。梦里的朱元璋和朱标他们也没有跟他提起过朱允炆的事情。

“小殿下觉得儒学治国不行?”对于朱瞻基这番话,道衍非常诧异,“小殿下,如今天下读书人都在学儒学,您为何觉得儒学治国不行?”

“我说的不太对,不是儒学治国不行,而是身为帝王要灵活利用儒学治国,而不是把儒学奉为天道。”朱瞻基说这话时的语气虽然还是奶声奶气,却非常成熟,“儒学里的东西并不都是对的,如果完全以儒学治国,那就完了。”

道衍没想到年幼的朱瞻基能说出如此惊人之语,“小殿下,您觉得儒学不好吗?”

“儒学有好有坏,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儒学只是治国的手段。”朱瞻基坐起身来,笑眯眯地说道,“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又或者佛家都是帝王治国的手段。如果帝王把它们信奉为真理,那就会被它们控制,这样怎么管理好国家。”

“小殿下,这是懿文太子教导您的吗?”道衍知道朱瞻基能梦到朱元璋和朱标他们,也知道朱标在梦中教导朱瞻基读书。

“大爷爷教我要有一颗仁义之心,以后要施仁政。”朱瞻基说道,“不过,他没有跟我说这些话,这是我自己的观点。”

道衍心中暗惊,小殿下不仅聪慧过人,还非常有悟性。

“小殿下,您说的很对,不管是儒学,还是法学,都是帝王治国的手段。”

“坏蛋允炆叔叔把儒学奉为真理,就注定他会失败。”提到朱允炆,朱瞻基毫不掩饰地露出嘲讽的神色,“他适合做一名学着,而不是帝王。”

“小殿下这番话真是一针见血。”道衍在心里感叹,他真的很想看看小殿下治理的大明,可惜他看不到。

“坏蛋允炆叔叔失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听信那群书呆子的话。”朱瞻基嘲弄地笑道,“那群书呆子只会读圣贤书,对打仗一事根本不了解,听他们的话安排人打仗,真是可笑。”

“术业有专攻。”

“这就是曾祖父说的书呆子误国,他老人家再三叮嘱我不能全部听信书呆子的话。”

“先皇他对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