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美女直播

按照正常程序,是应该县衙给他们一份糊口的口粮,或者直接将这些人按照服役处理,让他们去干活,然后维持生计,等到来年春天再放归去种地。

现在倒是能抽调一些人去维护芙蓉渠,可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啊。

韩熠转头看向墨求说道:“冰窖是不是已经建好了?”

墨求愣了一下:“对,已经差不多了,之前巨子就想来复命,不过您去监工芙蓉渠,巨子说那件事情比较重要,就再等了等,后来又……”

韩熠摸了摸下巴说道:“我的府邸被烧了,需要重建,派人去那些流民之中招工吧。不过也不用太照顾他们,用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剩下的也有用,哦,先让人问问那些人之中有几个人会捕鱼。”

墨求连忙在一旁记录,韩熠将这两件事情分派下去之后就说道:“冰窖既然已经建好,那我们就该去试试了。”

墨求苦着脸说道:“之前巨子也想先试试,看有哪里不合适再去休整一番,结果……怎么都找不到冰,只怕……”

韩熠笑了笑说道:“去库里取一点硝石跟我来。”

墨求十分好奇,不知道他要硝石做什么。

韩熠带着大批量的硝石到了冰窖。

此时墨家巨子还带着人在修整冰窖,不过他们现在的修整都是通过设想,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用辩论的方式解答,发现有好办法了再动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没有冰就没办法实验这个冰窖的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以及保温能力。

韩熠带着人来之后,只让墨求和墨荇以及墨家巨子跟了进来,连阿呆都只能在外面守着。

墨家巨子略带好奇问道:“我听闻郎君有办法弄出冰?”

韩熠点了点头,他伸手摸了摸让人从地下抽上来的水,发现十分清凉便说道:“小荇,来,先倒一些水和这些硝融合在一起,直到饱和为止。”

墨荇取了一个水桶开始干活,跟在韩熠身边久了,他也明白饱和二字是什么意思。

等到弄完之后,韩熠扬了扬下巴说道:“把那个放着水的小桶放进大桶里面。”

墨荇照做,韩熠之后就没有再说话,而是时不时用手感受一下小桶中水的温度。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没有温度计也是挺不方便的,人体的感受毕竟没有那么灵敏。

韩熠只能在觉得差不多,温度不再下降之后就让墨荇将外桶的硝溶液换一拨。

不换不行,只一拨的话并不能直接将小桶里的水直接变成冰,所以就只能用多级降温。

墨家巨子和墨求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小桶里面的水慢慢变成冰水混合物,最后变成冰,整个人都呆住了。

墨家巨子伸手摸了摸小桶里的冰,一脸稀奇说道:“硝石居然还有这等用处。”

韩熠微微一笑说道:“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有了硝石冰就不难弄了,只是这种方法有些复杂,并且在这湿热的地方,冰的储存很难解决,所以最后还是要看冰窖如何。”

墨家巨子颇有信心说道:“郎君放心,我会带人守在这里,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韩熠点点头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哦,这个方法其实并不难,让人知道也无所谓,不过,现在我还需要诸位暂时保密。”

墨家巨子直接指天发誓,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说出去。

对他,韩熠还是比较放心的,认同墨家理想,并且心甘情愿努力付出的,基本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了。

只不过对于墨家其他人,他还是持保留态度,毕竟就算是巨子恐怕都不能保证在利益的引诱下,他的所有的族人都能保证不被诱惑。

在试验了硝石制冰可行之后,韩熠直接派墨荇带着他的家奴驻守在这里制冰。

一开始因为冰窖的温度问题,制冰快,化的也快,等渐渐冰多了之后,融化会变的相对缓慢一些,但也只是慢一点而已,化还是会化的,所以制冰这件事情几乎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也亏了硝石能够循环利用,否则购买硝石恐怕都是一大笔开支。

冰窖正式启用之后,韩熠先让人去渔村大量收购海鲜,然后带到冰窖之中分门别类,甚至连大小都分出来,再放在打造好的木箱之中冻上。

不过,冻的快,但渔民的打捞速度实在不行,还好有了那几千人的补充,从里面好歹找出了几百个会撒网捕鱼的。

韩熠收购的价格给的不算太低,他算了一下至少让这些人一年下来能够交税,还能稍微有一点点盈余,饿不死就行了。

这个数目也是他小心计算之后的,毕竟给的太高,他担心很多人就不去种地反而去捕鱼。

这年头出海捕鱼还是有危险的,说不定就一去不回了。

当这些海鲜堆满三分之一冰窖之后,流民的安置也都差不多,韩熠直接写了一封奏疏,将芙蓉渠和安置流民的事情都上表朝廷,顺便还弄了二十辆车的海鲜运去咸阳。

奏疏走的比车队快,以至于当车队带着还算新鲜的海腥味走进咸阳的时候,围观的百姓直接将路都堵了,最后咸阳令不得不派人将道路清开,保障这些车队能顺利进入王宫。

别说百姓们好奇,就连颜子荐都好奇,一下朝听说车队进了宫里之后,他就准备去看看,结果没想到许多大臣连班都不下了,也不着急回去吃饭,非要跟着去看。

于是一群人就跟着到了宫中的冰窖,有幸参观到了被冻在冰里的从来没见过的各种鱼类和不知道叫什么的生物。

就在大家纳闷这些冰是怎么做到从芙蓉县到咸阳这么长的路途都能保持不化的时候,颜子荐正捧着韩熠亲手写的一本书发愣,书的封皮上写着:海鲜食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