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颜回站在稍远处一言不发,孔子招招手,道:“子渊,你在那里做什么?子路与子贡都谈了梦想,你为何不讲讲呢?”
颜回向孔子施了一礼,道:“夫子,文武两道,子路与子贡都讲了。您说弟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孔子摆摆手道:“非也非也,那是他俩的事,你冥思后难道就没有半点想象?不要过于谦虚,谈谈吧,丘相信你有自己的志向。”
颜回道:“那弟子就不怕夫子笑话讲讲。弟子听闻,薰草和莸草不同器而藏,唐尧和夏桀不共国而治,皆因其非同类。
弟子只盼望,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天下太平。民众不必受筑城卫国之苦,亦不行侵犯他国之事,戈矛剑戟融为家具,牛马成群牧于原野,家人无思念之愁,永世无战争之患。
如此,那子路之勇、子贡之辨,又如何展示?”
颜回所言,顿时给在场的众人一副安逸详和的天下太平景象,大家都沉浸在这样的美好中,久久不语。
良久,孔子肃然道:“多美好啊。”
然后,对着颜回道:“子渊之志,实乃至美之德!”
仲由从颜回描绘的太平景象中回到现实,问孔子道:“那夫子又有何梦想呢?”
孔子道:“丘唯望,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这正是子渊之志也。”
身逢乱世,众弟子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今跟着自己偏居于小小的陈国,不能大展身手于诸侯,难道,是自己错了吗?
孔子经常想这个问题。要说自己没有私心,那简直是自欺欺人,毕竟一旦自己出仕为官,如果有众弟子们的协助,如同当年在鲁国时担任大司寇一样,那自然如虎添翼。
但显然,列国诸侯中,几乎没有合适自己出仕的。
孔子在心里微微叹息着,既然自己没有机会出仕,那如果有机会,就一定要舍得放手,鼓励弟子们分赴列国诸侯一展身手!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子路的勇武,自己所不及也。子贡的辩才,自己亦不如也。
还有很多弟子,除了在诗书礼乐方面,自己可为师,但都各有专长!
学而优则仕,不能让弟子们一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了,只要有机会,就鼓励弟子们择心中明主,展平生所学,以遂其志!
哪怕是吴国这种自己不喜的国家,只要弟子能够得到重用,那就去吧。
甚至自己所讨厌的鲁国三桓,弟子也可以成为其家臣。
乱世,更需要杰出有志之士参与治理,为苍生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