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婚那天,五爷在集贤殿外跪了好几个时辰,他那府里开工修缮到现在,他一趟也没去看过,就是黄大掌柜也只去看过一趟,看样子真不象是自己心甘情愿求来的。四爷也没去府上看过。”
叶树盛顿了顿,又低低的加了最后一句。
“这亲事若不是五哥儿自己求来的,那是谁出的手你想想,能插手这事的人不多,姜家为了这事特意上门解释过,我看得出,确实不是姜家,这事与他家没什么好处,那还能有谁官家”孙老夫人自己也很是疑惑:“若不是五哥儿,这事说不通,看五哥儿那样子,确实不象是他自己求来的亲事,若是他从官家那里求来了这门亲,断不能有跪集贤殿的事,可若不是他,若真不是五哥儿自己求来的,这就是天大的事”孙老夫人面色极是凝重,这事她在心里过过不知道多少回,能想起来的地
方都悄悄让人细细查过,可哪有半分头绪她宁可相信这亲事是五哥儿使了手段求来的,因为,若不是这样孙老夫人下意识的拉了拉衣襟,仿佛有阴冷的寒风吹过。
“让人盯紧姜家,姜正源的帐每一笔都要记清楚,哪怕贪了一两银子,也要录好留着,五哥儿那头再加派些人手,还有青桐院,那一处也不可小视,想办法劝劝四哥儿,别为了女人伤了兄弟和气,五哥儿那头要示好,对黄家更要客气,还有,别光顾着给四哥儿府上挑人,五哥儿那头更要用心,人不能只从禁中那一头安排进去,李家那妮子可不容小视。”
孙老夫人絮絮叨叨的交待着,叶树盛专心听着,不时补充几句,两人直商量了小半个时辰,叶树盛才告退出去。
孙老夫人透过半开的窗户看着孙子的背影,心里微微松驰了些,这个孙子总算比他父亲强多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一更算是补昨天的,明天,不,后天,若是双更,就能还帐了吧。闲的帐好象一团乱了么。
一五三章 践行
更新时间 20130708 15:54:19 字数 3196
冷明松的差遣很快就委任下来了,委了河北东路永静县知县。行前一天,蒋鸿和徐思海在会仙楼给他践行。
徐思海和蒋鸿到的略早了一会儿,在门口等到冷明松,三人一齐往院内雅间进去。
转过花架,迎面几个小厮簇拥着五皇子和大皇子过来,五皇子在前,正一边走一边回头和大皇子说着话。蒋鸿三人忙闪到路边躬身见礼,五皇子转回头,看见三人,高挑着眉头笑道:“我刚还想着今天出门前看到的那只喜蛛会应在哪里,原来应在你们三人身上,能碰上你们这九斗才,看来明天的经筵上我纵不得彩头,也必定不会受罚了。”
“五爷过奖了,哪敢称九斗才。”
蒋鸿笑应道,五皇子眉头还没落下来就挑到了一处,急忙连声呸道:“呸呸呸,童言无忌雁回这是要害我你这一声不敢称,岂不是要我明天解不出经、写不出诗受罚”
“五哥不要胡闹,雁回要被你吓着了。”
大皇子用折扇从后面拍了下五皇子,温和的制止道,蒋鸿笑道:“五爷才是真正的大才之人,有几位爷在,天下这十斗才哪轮得着我们一斗一斗的分能跟在几位爷后头接上一杯半杯就是天大的福气了。”
“虽说知道你这是胡说八道奉承我,可听了还真是受用。”
五皇子不客气道,大皇子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冷明松温声道:“听说冷大郎委了永静县知县,什么时候启程”
“明天一早就启程。”
冷明松忙拱手答道,大皇子很是惊讶:“吏部怎么把日子定的这般急可来得及”
“吏部定的日子还早,河北东路我从未去过,打算进了河北东路就一路步行,好好看看沿途的风土人情。”
冷明松忙解释道,大皇子面色和缓下来笑道:“原来如此,这是你用心处,若得空,不妨把沿途见闻诉诸文字,早年间我沿着黄河走过一趟,感慨良多,可惜手拙不能记述。”
“下官正有此意,若有所得,必寄回京城,请诸位爷雅正。”
冷明松微微躬身笑应道,五皇子用折扇点了点冷明松笑道:“这么着急赴任你不是正议亲呢也是也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到永静县用心做事,等你一任回来,我给你说门好亲,保你满意”
五皇子这话半认真半玩笑,蒋鸿眉梢动了动,冷明松没想到五皇子竟说到这个,怔了怔,笑着长揖下去,徐思海微微蹙了蹙眉头,自打听说了指婚的事,他看五皇子就不怎么顺眼,听他这么大大咧咧包揽冷明松的婚事,一股子厌恶涌上来,不过强压着不显露出来罢了。
“路上且保重。”
大皇子温和的嘱咐了冷明松一句,就和五皇子别过三人走了。
三人进了雅间,茶酒博士上好酒菜退下,徐思海皱着眉头道:“五爷到处闲逛是常事,大爷怎么到会仙楼来了守道不该说那句寄回京城的话,你离了京城,隔三岔五的往大爷府上寄信,纵无私也有私,这可是大事。”
“无妨,”蒋鸿沉吟道:“守道是说请诸位爷雅正,等到了永静县一起寄回来,请先生做个序,让叔父找人刻印出来,各个府上都送一本就是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冷明松笑道:“咱们还是先前议的章程,做好本份,不搅进这些混水里。”
“这个五爷最让人厌,搅了一桩亲事不够,又要往守道的亲事上伸手。”
徐思海很是忿忿然,蒋鸿眼神黯然却笑道:“静之这是迁怒了,怪不上他,只求他他那话许是好意。”
蒋鸿的话说到一半骤然而转,冷明松若有所悟的看着蒋鸿,徐思海重重叹了口气,蒋鸿举起杯子笑道:“今天咱们可是给守道践行的,闲话不提,来,我先敬守道一杯。”
冷明松忙举起杯子,徐思海也忙跟着举起杯子道:“还是一起吧,守道酒量不行。”
三人默契的再没提起五皇子和亲事,只举杯痛饮,喝的大醉而别。
冷明松赴任永静县,蒋鸿和徐思海同入翰林院并领了知制诰的差使,这是份很清闲的差使,蒋鸿清闲之余常跟先生入宫侍读,徐思海却一心琢磨着怎么才能领份实打实的实差。
春末南方几路起了水患,官家带着几个皇子沐浴斋戒了足足十天,为天下祈福,京城各家自然也要跟着祈福祷告,内外各大小寺庵也跟着做法事祈福,这一波祈福风直刮了整个夏天。
入了夏,叶贵妃留下中持宫中事务,官家带着姜贵妃和六皇子,避至普济寺后的落雁山躲暑气,深居少出不说,听说一半时候都在为天下吃素祈福,官家如此,京城各家自然也要如此,往年夏天那些争奇斗艳竟巧思的各式消夏会谁家也没敢顶风而开,京城难得之极的过了一个素淡之夏。
转眼出了夏天,八月底是李云裳出嫁的日子。明天就铺嫁妆了,杨夫人站在院子里,一抬抬查看着已经准备停当的五十四抬嫁妆,看到最后,只觉得心酸难忍,这就是她倾尽所有备下的嫁妆了,为了这些嫁妆,媳妇周氏不知道和她掉过几回脸子。
杨夫人抬手重重的拍了拍嫁妆抬子上摆着的两块包着红绸的薄薄土坯,她的绣品都比三姐儿的嫁妆多,杨夫人心里一阵酸痛,都是李家的女儿,她仿佛不是李家的女儿,她是个异数,她和她太婆一样,她那一支都是异数,祸害勇国公府的异数杨夫人恨恨的呼了口气,转身进了屋。
远远的,李云裳站在处花架下,遥遥看着自己的嫁妆,呆了好一会儿,垂着头,慢慢往回挪了一会儿,抬头看着青桐院方向,呆楞楞的看了好半晌,咬了咬嘴唇,左右看了看,转了方向往青桐院方向过去。
两家之间并没有高墙隔开,园子还在一个园子。不大会儿,李云裳就绕过那片湖,到了青桐院门前,守门的婆子惊讶的迎出来道:“三娘子是来看望我们五娘子的”李云裳点了点头,婆子忙笑道:“不知道三娘子今天来,只怕得烦三娘子稍等一等,我们五娘子这几天忙的很,吩咐说不管谁来,都得先禀报了才得引进去,就是林家和俞家娘子来了也是这样,三娘子且稍候,我进去禀一声,一会儿就好。”
婆子且说且笑,笑语可亲,态度极好,虽然硬生生把李云裳挡在了外面,却并不让人着恼,李云裳笑应了,往院门下的阴影下站住等婆子进去禀报。
李恬正听水先生一件件细说禁中那些已经分不清是传说还是实事的陈年过往,听了桃枝的禀报,沉默片刻吩咐道:“熊嬷嬷是不是在厢房忙着呢让嬷嬷替我见一见吧。”
“是。”
桃枝一向规矩谨慎,答应一声,垂手退了几步,出去厢房寻熊嬷嬷传了李恬的话。熊嬷嬷掀帘出来,瞄了眼上房,似有似无的摇了摇头,到了院门口,见守门婆子已经寻了把椅子让着李云裳坐着了,眼里露出丝满意,这些丫头婆子在庄子里放了这一两年,还好规矩没丢下。
“给三娘子请安,后天是三娘子大喜的日子,老奴先给三娘子贺喜了。”
熊嬷嬷满脸笑容恭敬客气道,李云裳忙站起来回礼道:“不敢当嬷嬷亲自过来。”
“三娘子这么客气,老奴可当不起,五娘子正被水先生拘着学规矩,三娘子也知道,五娘子一向懒散惯了,规矩学的不好,水先生不得不狠拘着些,劳三娘子跑一趟了。”
熊嬷嬷不等李云裳说完,就抢过话头笑着解释道,李云裳楞了下,脸一下子涨的通红,她原以为熊嬷嬷是来引她进去的,已经抬起的脚又落回去,羞恼之下,眼泪都要汪出来了。
“五姐儿还怪着我她得了这样的好亲,那事我不知情,不是我的过错,五姐儿她”李云裳话没说完,满眼的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往下落,熊嬷嬷眉头一蹙即开,看着李云裳笑道:“三姐儿这话可不能这么说,一来我们五娘子可没怪过谁,二来,这好亲不好亲的,也没托谁的福不是,三姐儿眼看着就要嫁人了,我就多说两句,这错不错的,三姐儿可不能这么说话,譬如这一家之主做官得了富贵,自然是一家子跟着享受,可若有一日招了祸,那享了富贵的摆手都说这不是我的错,这祸与我无关,这话怎么说得过去那享富贵的时候可没人推脱,三姐儿得了这门好亲,眼看着要嫁人了,这样的孩子话可说不得了,说出去岂不惹人笑话我年纪大了,就倚老卖老多说两句,三姐儿大人大量体谅则个,若听的不中意,就当我老糊涂胡说八道吧。”
李云裳被熊嬷嬷几句话说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呆站了片刻,一声不吭转身就走,熊嬷嬷看着她的背影,皱着眉头叹了口气,这妮子怎么就不明白,她得了好处就不能无辜,这事若是换了五娘子,必会记在心里,往后想方设法还上这份亏欠,绝不会这么傻呵呵一趟趟表白自己没错,这么说话,不是惹人厌么唉,也是个没吃过亏经过事的,熊嬷嬷想了一会儿,招手叫了个婆子过来吩咐道:“你去寻大奶奶,把三娘子过来的事跟她说一声,让她劝一劝三娘子。”
婆子答应一声,转身往东院寻周大奶奶去了。
正文第一五四章 祝二娘的嫁妆
更新时间 2013070822:09:31 字数 3044
丰硕的秋天驱走了一夏的简素,重阳节那天,官家兴致极好,禁中大摆宴席,宴请致仕的官员和各家上了年纪的诰命,官家挨个问候着年长的老者,坐着和孙老夫人说了大半天话,还特别赐了根龙头拐杖给孙老夫人,从禁中到京城,上上下下一派喜乐融融。
重阳过后,紧挨着就到了四皇子的婚期,皇家已经好几年没办过喜事了,进了十月,京城诸人几乎个个翘首等着看皇子大婚的热闹。
大婚的正日子定在十月初六,前几天就开始由礼部主持着流水般往祝家行各种繁琐的礼仪,四皇子府和祝家几乎夜夜灯火通明,一直忙到初五日一大早,京城多数人和两府一样起了个大早,祝家准备发嫁妆,四皇子府准备收嫁妆,京城诸人则准备着看嫁妆,在富庶的京城人眼中,嫁妆才是一场婚礼中最有看头的东西。
铺嫁妆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叶十二娘就拉着林珂赶到青桐院,死活拖着李恬去看过嫁妆的热闹,李恬无奈之下,只好让人叫上俞瑶芳和蒋珊,等齐了诸人,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这才一起往叶十二娘早早包下的酒店二楼雅间去看过嫁妆。
她们到的早,嫁妆还没过来,蒋珊站在窗前看了眼,嘴角往下扯了扯,她对沾着四皇子的所有事都存着几分忿忿然,这场亲事自然也不例外,蒋珊转回头,看着叶十二娘道:“四爷是你嫡亲的表哥,你怎么不到他府上看嫁妆去不但看的清楚,还能摸摸捏捏,看看成色,多好。”
“我才不去呢”叶十二娘伸长脖子看着祝府方向答道,远远的,祝府方向已经有隐隐的鼓乐声传过来。
“你先坐下喝杯茶吧,咱们说话儿等着,嫁妆走得慢得很,还得好一会儿呢。”
俞瑶芳拉了拉叶十二娘笑道,叶十二娘掂着脚尖几步跳过来,旋起裙子坐下,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放下道:“恬姐儿偏喜欢喝这样的清茶,这苦苦的有什么喝头给我换杯八宝擂茶,花生要研的细细的,还有,要多炒一会儿,我喜欢吃香香的味儿。
”
“你也是俗人。”
林珂咯咯笑道:“我也觉得那清茶苦苦的不好喝,不过加上蜂蜜就好喝多了,你也试试。”
林珂举着自己的杯子建议叶十二娘道,叶十二娘忙命小丫头给她也多的加些蜂蜜。蒋珊用脚踢了下叶十二娘,接着刚才的话题道:“你还没说呢,这是你表哥成亲,你不去他府上看嫁妆,怎么象个外人一样,拉上我们在这里看嫁妆”
“我不喜欢祝二娘子。”
叶十二娘毫不客气道:“不是因为她嫁了我表哥我才不喜欢她,是压根就不喜欢她,看她头一眼我就不喜欢她我讨厌她那个样子,整天鼻孔朝天,好象多了不起一样,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有
什么了不起的恬姐儿比她强多了,也没见恬姐儿瞧不起咱们过反正我就是讨厌她可太婆不让我讨厌她,上回我就说了半句,连半句都没说完,太婆就跟我翻脸了,严厉的可吓人了,还说这样的话要是再从我嘴里听到半句,就让人掌我的嘴哼,气死我了,我才不去她府上呢”
“你太婆既交待过你了,你今天就不该再说什么不喜欢祝家娘子的话,”李恬想着祝明艳往常的行事作派,她那样的,还真是半分也看不上叶十二娘,从前叶十二娘和她可以互相看不上,互不理采,可今非昔比,如今祝明艳成了四皇子妃,叶家,连孙老夫人在内,都不会当面驳了祝明艳的脸面,叶十二娘更加不能。
“恬恬就这一点不好,说起话来跟太婆一模一样,小小年纪老气横秋”叶十二娘冲李恬嘟嘴抱怨道。
“恬姐儿这是为了你好”林珂不干了,看着叶十二娘重重责备道,叶十二娘冲她翻了个白眼道:“我又没说不是为了我好,你看看,我说不能去吧,别说去了,一提祝二娘三个字就让人闷气生事了吧,我觉得她就是个灾星,表哥从跟她订了亲,都不怎么笑了,反正她府上我从没打算去过,”叶十二娘看着李恬,绽放出满脸笑容、拖着长音道:“表哥哪有五爷长的好看她请我我都不去,我要天天到恬姐儿府上去,天天跟着恬姐儿看五爷”
俞瑶芳噗的笑出了声,蒋珊笑的捶着胸口道:“要不你巴结巴结恬姐儿,也跟着五爷算了。”
“只要恬姐儿愿意”叶十二娘浑不在意的嘻笑道,李恬抬手弹了下蒋珊:“你也胡闹的没边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无论如何没有做妾的道理,就是开玩笑也开不得。”
“嗯,太婆也这么说,其实吧,我真没怎么想过要嫁给五爷,我就是想天天看一眼,就跟看那花儿一样,五爷生的多好看哪,恬姐儿也好看,不过还是没五爷好看”叶十二娘一脸的花痴,李恬瞄着她,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个叶十二娘,倒是个赤诚一片的追星族。
“嫁妆来了。”
靠在窗口看着动静的青枝笑道,几个人忙站起来,一起凑到窗前往下看祝二娘子的嫁妆。
到底是祝家的嫁妆,连嫁妆带人远远一片压过来,如同一片红黑相间、发着光的云,直压的让人简直透不过气来。与别家喜庆热闹却随意凌乱的嫁妆队伍不同,祝家的嫁妆队伍极其整齐划一,个个英气非常的抬嫁妆的青壮简直比嫁妆还要惹人注目。
嫁妆两人一抬,清一色的精壮英武青年,穿着崭新的、一式一样的滚红色宽边黑绸劲装,没戴幞头,发髻上包了块大红绸,两人一抬嫁妆抬的昂首挺胸、气宇轩然,每抬嫁妆前后左右的距离看上去都一样,连转弯时都丝毫不错,最难得的是这些抬嫁妆的青壮步调一致,凝神细听,在一片奔跑惊叹尖叫和开锅般鼎沸的纷纷议论中,那些脚步声落地整齐的如同一个人。
“这是祝家的护卫,真了不起。”
俞瑶芳低低的赞叹道,李恬嗯了一声,细细打量着那些护卫的年纪和举止,祝家,到底不一般。
“你看你看,看到了吗头一抬上那柄金嵌玉如意,那是我姑母给她添的妆,第二抬那个闪的睁不开眼的榴绽百子是我太婆添给她的,真是的,把太婆给的榴绽百子放第二抬了好势利眼就是姑母也得先敬着太婆呢”叶十二娘对祝二娘子不忿,边看嫁妆边从鸡蛋里一根根往外挑骨头。
俞瑶芳听的摇头笑起来,这叶十二娘从前见祝明艳一回就呛一回,现在祝明艳嫁做四皇子妃,看叶十二娘看样子,这是准备接着呛下去了。
祝明艳的嫁妆过去了不知道多少抬,每一抬都让人惊叹不已,那些大红软绸上放着的珍宝古玩,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烁的耀眼刺目,这样一份嫁妆,算是京城这十来年间数一数二的好嫁妆了。
叶十二娘越看越挑越泻气,双手托下下巴趴在窗户上嘀咕道:“都说领兵的有钱,果然有钱,不知道吃了多少空饷。”
李恬听的一怔,转头看着叶十二娘一眼笑道:“你这话听谁说的你知道什么叫空饷”
“我当然知道了,就是吃死人的东西,这是我二哥跟我说的。”
叶十二娘道,李恬微微皱了皱眉头,叶十二娘嘴里的二哥就是林雯的丈夫,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祸害。
“你又信口开河了,这话哪好乱说”李恬半责备半玩笑道:“祝二娘子往后就是四皇子妃,是你表嫂了,你不喜欢她就远着些,可千万别去惹她,你惹不起她了,不然,你看着吧,你太婆必定得先教训你。”
“知道啦”叶十二娘不高兴但还是应了一声:“你真跟太婆一模一样这嫁妆怎么还没过完还有多少啊走的真慢不看了”叶十二娘掂着脚尖,伸长脖子往后面看了看,见后面远远的仍是一片乌泱泱的人头,那些热闹攒动的人头中,那股黑衣劲装的嫁妆队伍依旧沉稳如初、不紧不慢的流到楼下,再从楼下流过,仿佛流不到头。
“看累了,不看了,咱们坐着说话儿。”
叶十二娘甩手坐回到桌子前,看着李恬建议道,李恬笑着坐到桌前,挑了碟旋炒银杏推到她面前道:“好啊,你想说什么”
“你知道吧,太婆不是打发我大伯娘到普济寺念经去了么,这事也就算了,府里也没人在乎,谁知道太婆又让二嫂子帮她管嫁妆,让我阿娘帮大嫂子管家,听说大嫂子当场就撂了脸子,我阿娘也跟我阿爹抱怨得不行,说二嫂子也就算了,二哥那样没轻没重漫手撒钱的,得了这个便宜,没几年准得把太婆的嫁妆败坏了,也不知道太婆是怎么想的,怎么想起来让二嫂子给她管嫁妆,我觉得她是老糊涂了。”
叶十二娘兴致勃勃的说着家里的热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