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照切实的身份来论,刘虞虽是皇亲,但其人也是以《五经》而入仕的名士,他和刘俭一样,既算是士族,也算是皇亲,属于一半一半。
他站在帝王的一面没错,站在士族一面也没错。看书溂
但最终,刘虞还是选择了汉室。
纵然身上有士族的标签,但刘虞自幼所受家族熏陶秉承的,还是他光武直系后人的身份。
放眼整个大汉朝的汉室宗亲之中,似他这般根正苗红的宗亲也已经是非常之少了。
其实刘俭适才所做的分析,刘虞心中虽也知道,但若要兴学于世,特别是兴学于民,这一点着实是非常困难的。
二人就着这个话题继续深谈,谈的都忘记了时辰,甚至连晚食左宴都忘记了。
很显然,有些方面,他们两个人有着共同的议论点。
谈话中,两个人重点谈及了几个方面。
在刘虞看来,广开民智需要有三大难关攻克。
一是民食。
学习的基础是吃饱穿暖,只有那些稳定住了当下阶层生活的人,才会更有心思向上拓展更近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在汉末时期,一心想要奔着上级阶层的人大多是没有经学传家的豪富寒门!
不过是因为寒门已经解决了生活最基本的需求,现有的生活支撑他们可以去拓展更高的生存目标。
二是传播方式。
且不说当下主要学识被豪门垄断,就算是学术没有被阀阅垄断,若仅以手抄的方式来进行书籍的传承,效率低且容易出错,根本无法做到大面积的学识普及,这一点是客观上存在的巨大问题。
三是教育体系。
除了雒阳的太学有一套精准的教育流程,以及太学中五经十四博士皆为专业教师(鸿都学门不算,只能算艺校),地方私学中的“精舍”“精庐”都是当地名士在治学之余,为了发扬自己的学术名望,同时并扩大本门的声望而创办的。
因为有这个目地作为前提,名士们对私学门生的选拔就比较严格了,包括出身和经济实力方方面面都在考察范围内,这也自然而然的限定了地方私学的教学人群。
这三大困难点,将有资格读书学习的人,分出了三六九等。
对于眼下的刘俭和刘虞来说,教育体系和改变民生路线的问题,他俩是无法解决的。
因为这需要一个政治与现实操作的过程,而且不出意外,这两点在如今各方势力都暂时相对平衡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