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1 / 2)

汴京生活日志 清越流歌 2618 字 10个月前

沈丽姝他们店的人手再次充足起来,唯一的问题新员工们还没有很好的适应工作。

等他们统统都能独当一面后,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别说月休了,安排周休也不是问题。

总之他们只缺优秀员工,像沈爹这种下班时间跑来打零工的,就完全不需要了,沈爹又没办法抛头露面去前面客串服务员,虽然很多关系近的人都知道他跟烧烤店关系匪浅,但身为公职人员,光明正大在店里迎来送往,还是太招摇了些,不符合他们家闷声发大财的原则。

派不上太大用场的沈爹于是彻底失去了这份兼职工作。

不过当事人也不在意就是了。

沈家旺本职工作干得挺好,先前有齐孔目的引荐,以及偌大一个烧烤店给他抬身价,加上自身性格也会来事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让沈爹在汴京越来越混得风生水起,如今走出家门真就遍地是兄弟了,不仅是三教九流,同系统不同衙门的同僚们也让他认了个遍。

交游广阔的结果,就是沈爹隔三差五需要应酬交际,尤其是烧烤店风风火火开起来后,让他在兄弟们的地位一下子水涨船高,大到婚丧嫁娶、乔迁贺寿,小到喝酒吃肉的聚餐活动,都喜欢邀请他参加。

不想让人觉得他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正经场合,尤其是嫁娶乔迁贺寿等喜事,沈爹基本上是逢请必到,并且只要有机会就带上老婆和孩子一起,俗称蹭喜气。

当然这个孩子只能是沈小弟了,其他人都没空跟着父母去吃席。

拖家带口的沈家旺一般会提前让沈徐氏准备贺礼,这样既给面子又没失了礼数,主家一般都会热情欢迎。

说起来,这送礼也是个技术活,他们如今的情况,礼物太便宜容易留下抠搜又目中无人的印象,送了比不送还糟心,东西太贵重又显得自己像冤大头,哪怕手里不缺钱了,沈徐氏也不舍得这样挥霍,于是她从偶尔帮街坊邻居去布庄“代购”布匹中得到了一些灵感,以较实惠的价格囤了一批布料,料子只要不太差,颜色鲜亮就很拿得出了。

跟孩子他爹来往密切的朋友,家里就算没有女儿,媳妇或姐妹也是有的,送一卷好看的料子给他们家中的大小娘子做新衣裳,不比那些茶酒糕点来得体面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些收到布匹作为贺礼的女眷,就没有不对沈徐氏留下好印象的,接待他们一家三口都比其他人更真心些,事后还有格外聊得来的,跟沈徐氏相约聊天喝茶串门儿。

于是嫁进城十几年也没有点亮多少社交技能,跟老公同僚家的女眷们交情平平的沈徐氏,突然无师自通的t夫人外交路线。

夫妻俩都挺忙,纵然还想跟从前一样,把心思都放在孩子们的生意上,全心全意帮他们打辅助,现实也不允许了,或者说他们眼下忙于社交,也是另一种方式的辅佐。

只是人的精力有限,把注意力放在社交上,对门店内部事务就无法关注太多,得知今天又是一月一度的发薪日,他们心中好奇,也没有跑去店里围观大场面。

反正等孩子们回来,具体发了多少都会知道的,其中还有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呢。

再说临近发工资的日子,孩子们也越发兴致勃勃的说这事,沈徐氏见过他们算大致利润,事后再转述给孩子他爹听,夫妻俩就有志一同的表示了惊喜期待。

这生意远超他们的想象!

但两人还是没想到,姝娘回来匆匆往他们手里塞了一个荷包,说是属于自家和齐家的分红,里面会躺着足足九十两银子。

一个月九十两是什么概念?就是他们家姝娘占七成股,相当于这个月能分到七个九十两!

看到荷包数目的沈家旺,第一反应就是翻箱倒柜,想扛起他心爱的算盘,算算七个九十究竟是多少银子。

然而没找到,因为家里的算盘被他们闺女借用到店里了,这一借就再也没还回来过。

沈家旺只好和孩子他娘一起疯狂掰指头数数,也幸好沈丽姝给他们留了充裕的时间,在她洗完出来前,夫妻俩终于算明白了,得到了一个震惊他们全家的天文数字——六百三十两。

夫妻俩面面相觑,等沈丽姝洗完澡出来,沈家旺才激动的举着荷包,想问什么又一时组织不起语言,只咿咿呀呀的用表情形容,看着颇为滑稽。

很好,又吓傻了一个。

沈丽姝见怪不怪的在内心吐槽,面上却一脸若无其事的坐下,主动为父母答疑解惑,“对,你们没看错,我们也没算错,这次咱家和齐叔叔家的分红足有九十两。”

大概是被闺女淡定的态度感染,沈家旺也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自然不会算错,我跟你娘只是担心,你会为了让我们和齐叔叔多分些银子,没按照合约上写好的股份算罢了。”

“咱们大家签了契约,就要有严格遵守契约的觉悟,倘若我想怎么分就怎么分,那还签什么契约,我说了算就行了。”沈丽姝严肃否认了老爹的怀疑,“再说多给你们分了,我自己的分红就少了,我能干这种傻事吗?”

看着一本正经的闺女,沈徐氏欲言又止,很想说她以前为了给小伙伴们多发些工钱,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各样的名目,这种傻事她干得还少吗?

不过眼下不是拆台的时机,沈徐氏还是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静静看着孩子和她爹严肃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