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死他们,成了士卒唯一的心愿。
与之相比,什么伤亡,什么损失,什么划算不划算,全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所有人的意志汇聚成一条,不能让他们走。
也正是于禁的当机立断,战术调整,太原军完美的执行了将军的军令。
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的确拖住了敌军的脚步。
此处,白耳军统领,陈到将军是最有发言权的。
他全程目睹太原军对关羽曹洪所部发动的冲击,给敌军的压力持续不断。
关羽也好,曹洪也罢,皆是名将,麾下士卒不可谓不精锐,但在太原军海浪一般的源源冲击之下,他们的阵脚终于松动了。
太原军的决绝,于禁的不留余地,给陈到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便是差一点,关曹二将也能支撑更长的时间,会如何影响战局?
换了自己的丹阳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太原军的攻击的确是疯狂的,那种疯狂,丹阳军可以做到,他们做不到的是……
在疯狂的攻势之中,不但不影响战术的实行,反倒能展现的更加巧妙。
速度快到了极致,配合也巧妙到了极致,叹为观止。
陈到将军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来自于平日无数的苦练,以将军之言,形成了肌肉记忆,形成了本能,永远也忘不掉。
“请将军率军牵扯两翼,正面交给我们,如此最为有利。
”
当太原校尉向陈到通传之时,联军正面,还只有一营太原士卒。
数千士卒,面对数万敌军组成的坚阵,让同样拥有数万士卒的同袍牵扯两翼,听上去有些荒诞,可陈到却认为是最正确的。
数千士卒不假,但太原军的后续跟进,实在太快了。
且在提前收到消息后,他们极速赶到战场之时,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发动攻击,运用战术,配合友军,校尉们在战场上的感觉准确无比,正是这一个个细节加在一起,才能击退关羽与曹洪。
太原的正面突击加上行军速度,至少为全军节约了半个时辰的时间。
半个时辰,在决战之中意味着什么?足以决定成败。
击退敌军之后,又是一阵猛烈的追击,恰在此时,他么也遭遇到了同样顽强的曹军士卒。
那名校尉,久战之后,爆发出来。
陈到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支断后曹军的战力,那是他在广陵之战中前所未见的,借着必死的决心,他们居然和太原打成了平手。
五千曹军士卒,以全体阵亡为代价,借助身后的地形,将太原军和白耳军挡住了半个时辰!
那是何等残酷的半个时辰?
每一刻,每一分,都在流血,都在刀光剑影,都在剧烈的搏杀之中。
面对敌军的拼命,太原军的应对则是,以暴易暴。
尊重对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强的实力,将对方彻底碾碎。
碰到这样的对手,太原军的战力也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