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但李林甫不知道,这件事他已经落了后手。
政治斗争中,真实的第一手信息至关重要。
例如韦坚案,如果李林甫不知道皇甫惟明对李隆基说的那些话,他根本就不可能怂恿杨慎矜去跟踪皇甫惟明,也不可能在上元节那天发现皇甫惟明和韦坚在景龙观私会。
如果不知道这些确切的、真实的一手消息,即便李林甫知道皇甫惟明和韦坚站在太子那一边,他也无从下手去对付太子。
真实一手信息的快速获取,以及对真实信息的再塑造,是李林甫权谋的核心。
前者需要大量密集的眼线,后者需要能不择手段办事的酷吏。
而要掌握这两者,则需要己身手段的巧妙圆滑。
正如李倓所料,澄心堂的纸初见端倪之时,李林甫就已经安排人盯上。
右相的眼睛不仅在宫里,还在长安,更在大唐。
想要在如此严密的权术操控者下,把自己的成果保存下来,难度是极大的。
没点特殊手段,根本不可能。
在李林甫的惯常思维中,他这些严密的布局,太子李亨根本就逃不掉。
更别提一个小小的、毛都没有长齐的郡王。
可惜他不知道,这一次,有用的第一手消息都掌握在了李倓手里。
下午的长安城,一如既往。
一个约莫三十几岁的男子,带着人回了衙门。
“明公,下官已经查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