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笑了两声,没有说话,一切都在不言中。
御史台的工作效率不可谓不快,七月二十四日下午,侍御史吉温,向御史台提报了第二次弹劾澄心堂的奏疏。
弹劾的内容比上一次要更加深刻且全面化:建宁郡王借澄心堂笼络人心,在澄心堂的造纸所,有大量的武器,并且澄心堂内部流传着顺天皇帝御极的说法。
据说有人证在!
当天,御史台的弹劾奏疏,便在朝堂上卷起了一阵狂风,再一次将澄心堂推上了风口浪尖。
下午,李倓和李媃正好在去秦国夫人府的路上,李俶急急忙忙追了上来。
“三郎!三郎!”
“兄长,何事?”
“兄长,秦国夫人想见见三郎,我带他过去。”李媃说道。
“大事不妙了,御史台弹劾你,说你在澄心堂的造纸所聚众蛊惑人心。”
“这不是前一段时间的事了吗?”
“这一次还说你在澄心堂自称顺天皇帝!”
顺天皇帝?
我这就称帝了?
你们害惨了我呀,哈哈哈……
等等,我现在还没当皇帝呢,演什么戏!
李倓看了看李俶那一脸着急且焦虑的样子,笑道:“御史台不干人事又不是第一天了,兄长大可不必担心。”
“这一次有人证!”
“人证?”李媃惊讶道。
“是的,有人证,据说人已经被提拿到大理寺。”
“三郎?”李媃看了李倓一眼。
“看来有些人,不弄倒我,不罢休啊。”
“人证是真实存在的吗?”李媃又问道。
“这种人证很容易,澄心堂的工匠那么多,随便买通一两个人,买不通就拿他们的家人做威胁,谁家里还没有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