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站起来,打开门,问道:“什么消息?”
“建宁郡王拔刀伤了洛阳侍御史,现在弹劾奏疏已经送到长安,朝堂上下都传遍了。”
“你说什么!这个逆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我省心!”
弹劾的奏疏就放在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微微皱起眉头,对高力士说道:“刚去洛阳,就敢拔刀伤御史,这个建宁,胆子怎么这么大!”
高力士说道:“三郎忘了,您赐给了他一把刀。”
李隆基感慨道:“我赐他刀,也不是让他乱来的,御史他也敢伤,他不怕被满朝官员的唾沫给淹了!”
“建宁郡王行事率真。”
“这是率真吗?”李隆基没好气地说道,“这叫鲁莽!”
“但若是一个心机深沉的郡王去了洛阳,三郎您放心吗?”
高力士这话立刻戳中了李隆基的内心。
李隆基虽然有些骂骂咧咧,但李倓这行为,实在让他放心。
或者说,李倓越混账,他越放心。
这种毫无心机之人,想要收买人心,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现在朝堂上下都传遍了,若我不做出一个公正的表态,如何向满朝文武交代?”
高力士说道:“交代肯定是要交代,这事不如派一个人去洛阳查一查,还原真实的情况,也好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派谁去查呢?”
“奴婢愚钝,谁合适,三郎心中自有人选。”
“不如派那个刚被我提拔上来的杨国忠去一趟洛阳吧。”
杨国忠很快就接到了命令。
对于这种立功的机会,大公无私、绝顶聪明的杨国忠那肯定是绝不会放过的啦。
说走就走,八月二十八日,杨国忠作为钦差大臣,带着长安许多官员对建宁郡王的愤怒,一路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