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如此有把握去东南?”
“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李倓目光明亮,湛然有神。
言罢,他带着人一路从洛阳出发,赶往长安。
十月初的长安,已经进入初冬,风吹在脸上,有明显的刺痛感。
阴云笼罩着长安的上空。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值得高兴的事。
今年的三月,高仙芝远征,击败十万吐蕃联军,擒获吐蕃公主,平定小勃律国,李嗣业的陌刀队大放光彩,原本被吐蕃控制的葱岭地区,重新回归到大唐的掌控中。
为此,高仙芝升任鸿胪卿、假御史中丞,成为四镇节度使。
大唐另一位名将封常清,也在这一战中初露头角,西域的格局还在变化。
王忠嗣被押送长安,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对王忠嗣展开了审问。
王忠嗣案震惊天下。
在这之前,王忠嗣入朝为相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这个盛唐第一名将手里的战功实在太过耀眼,早在开元年间,他数次击败吐蕃,又北伐契丹,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被他打得全军覆没。
天宝年间,他又击败突厥叶护部,随即再败吐蕃,降服吐谷浑。
王宗嗣的军队,可以说打遍周围无敌手。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李隆基卸下了兵权,押送回长安。
有人甚至说,王宗嗣不死,安禄山不敢反。
安禄山在朝堂上最害怕李林甫,在地方上最忌惮的是王宗嗣。
原因无他,安史之乱中崛起的那些名将,无一不是出自王宗嗣麾下。
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这些人,几乎都是他提拔出来的。
这个人不仅自己打仗强悍,培养名将也是一窝一窝地培养。
十月初十,李倓抵达长安。
他第一件事却不是去见李亨,而是去见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