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有一颗赤子之心,又有才学,懂得去体会民间疾苦,有了这份心,才能愿意站到田野间去听百姓说什么!”
“一切的善政,难道不都是来源于民间么?”李倓继续说道,“无法解决民间问题的政策,被修饰得再漂亮,却毫无用处!那都不能算作善政!”
杜甫已经被李倓的话感染了。
他仿佛感觉到这个少年郎全身都在发光,有一股浩大的气息。
“大王需要在下做什么呢?”
“当然是与我一同去治理淮南道和江南道,劝农、种桑、清查田地、开通水渠、严查贪官、修桥、开路,什么对百姓好,我们就做什么!”
“那在下能从哪方面做起?”
“我打算修建一些学校,子美可以从教学和严查贪官开始!”
见杜甫还在沉默,李倓说道:“难道先生担心查贪官得罪那些权贵?”
“不不,我不怕得罪他们,我在想,大王委我以重任,我担心辜负了大王对我的期待!”
李倓一把握住他的手,说道:“有本王在,还有许多与子美一样想要为大唐做事的人在,遇到问题,我们一起去解决它!”
杜甫的眼泪忽然忍不住落了下来,他说道:“承蒙大王器重,在下当以余生为大王效力!”
“不!是为大唐千千万万还没有居所的人去做事,为天下寒士去得一个庇护之所!”
要办学校,要抓教育,要培养人才。
国家的未来,就在于人才的培养。
要培养一大批有公心的人才!
这一点,还有谁比杜甫更合适?
天宝六载年底,李倓在百般拒绝中,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扬州大都督的职位。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闹得风风雨雨的私铸新钱事件,最近慢慢也没有风声。
十月底的时候,李倓走了一趟杨国忠的宅院。
他与杨国忠谈论的话题主要还是集中在这段时间朝堂的变动。
等午饭之后,杨国忠留他午休片刻,李倓也答应了,便在厢房午休。
刚躺下准备睡觉,却听外面传来了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