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立刻心领神会,他多看了一眼端坐在那里的李倓,轻声说道:“是,我知道了,我尽快处理完萧家的事。”
元载没有再多问,但他觉得这件事背后不简单。
建宁郡王拜会王忠嗣?
要知道,王忠嗣差点被杀,他被按的罪名据说是忤逆圣人,暗结朋党。
这个朋党实际上是指太子势力。
这件事绝对是子虚乌有。
但圣人已经表态。
作为太子之子,去见一个以勾结太子的罪名而被贬的边帅,连江都城外的狗子都知道这事做不得。
元载忽然又想起朝廷给了李倓扬州团练使的官职,名义上是配置了五千人马的。
就目前建宁郡王的班底中,没有一个军事人才。
现在去见王忠嗣岂不是……
出了大都督府,元载转身看了一眼。
若王忠嗣真的能调到扬州,建宁郡王必然能在扬州打造一支强军,那样朝局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元载叹了口气,看来这真是一条龙啊!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进入八月。
招募兵马一事,由颜真卿暂行安排,李倓只有一个要求:良家子弟!
事实上,大唐从军一般也都是良家子弟。
这件事李倓暂时并未上心,因为上心也没用,真正能练兵的人还没有到。
倒是八月初三这一日,刘晏带着萧家的一个叫萧恒的年轻人来到了大都督府。
“在下萧恒见过大都督。”
这是一个相貌堂堂的年轻人,大约十八九岁,正是一个人意气风发的年纪。
而这位出身兰陵萧家的后辈,身上比同龄人都多了几分傲气。
萧家自然有实力骄傲。
萧嵩做过宰相,按照历史推演,萧嵩的儿子也将做宰相,萧嵩的孙儿也做了宰相,重孙也做了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