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心下了然,原来郎君心中都知道。
李倓继续说道:“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为读这些书的人提供职务,这个职务可能不是官职,是吏员,或者是民间的一些机会,能帮助他们赚钱。”
其实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分工协作和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问题。
现代大学的原始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标准化人才。
例如机械专业,学习之后,初衷是到社会上从事与机械制造有关的工作。
可是21世纪的社会发展太快,所以出现许多学生毕业后,放弃原本的专业。
但别忘了,大学的本质还是为社会输送标准化人才。
正如眼下的扬州书院,他是为李倓的地盘输送立刻可以上手的人才。
它与科举不同。
科举在这个时代是进步的,是不能放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扬州书院是落后的。
扬州书院适应的是眼下的非官场人才培养,它是一种门槛低、见效快的教育方式。
至少目前这个阶段的扬州书院是这样的。
既然是培养人才,那总得培养完之后,让这些人能有发展的空间吧?
不然谁愿意来扬州书院呢?
仅仅靠建宁郡王的名声,那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若没有后续的合理安排,
“目前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开荒种田,所以扬州书院出来的学生想要做保正,必须从农学院选拔,要懂农业相关的知识,这是最重要的,官府可以开俸禄聘请他们,设置了这道坎,会有很多人愿意去读农学方面的书籍的。”
“同样,学习木工卒业的,可以到现有的扬州制造商行,那里发放俸禄。”
“郎君是指数月前刚出现的扬州制造商行?”
“是的。”
其实这个制造商行背后的老板是刘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