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会客室的时候,张恪清才感觉自己的手心都是汗。
虽然领导问的所有问题都在他意料之中,他也早有了腹稿,但还是感觉格外的紧张。
因为这位是真的能一句话决定他未来前途命运的人。
甚至不只是他,连向洋的前途,这位也能决定。
他才出来,迎面就看到了拿着一些文件走过来的向洋。
“刚才跟领导汇报工作了?回答的如何?”
张恪清想了想:“我不确定自己的回答是否让领导满意,但说的都是我认为对的。”
他不敢奢求领导的理念跟自己一致,但在领导的面前也不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他想隐藏,领导也能看得出来,那就没必要隐藏。
向洋点了下头:“行,你去休息一下,一会儿领导肯定要去市里转转,看看郑城这些年的变化,你也一起。”
轻轻拍了两下张恪清的胳膊,向洋走到会客室门口,敲响了门。
这次请领导过来也是张恪清的主意,向洋才大着胆子去找领导汇报,如今领导答应并且过来了,那向洋也会给张恪清争取一些露脸的机会。
领导要看看郑城的一些变化,张恪清作为郑城市委书记,跟着陪同也没人会说不行。
半个小时之后,会客室的门再次打开,在向洋和夏正东的陪同下,一起出发了,张恪清也上了自己的车,跟在后面。
第一站,他们到了郑城煤机集团。
如今的煤机集团已经不像是张恪清当初刚到郑城时那充满暮气的样子了,而是变得朝气蓬勃。
领导在车间走着,看着新型的设备生产,脸上也浮现了满意之色。
“我听说这两年煤机集团壮大了不少,不只是原本的采矿装备发展的很好,还研发出了不少一流的汽车零部件?”
向洋马上回答:“确实发展的不错,之前在张恪清同志的牵线下,让煤机厂跟龙江那边的煤矿企业合作,为他们定制了一批采矿设备。”
“再加上跟晋西那边的企业也签订了合同,还将许多设备出口到了欧洲,尤其是苏俄那边的订单增长最猛。”
“这家企业的采矿设备可不只是能用来采煤,也可以开采其他矿产,当然煤矿综采也是最主要的方向。”
“目前在这家企业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设备等,已经是全球顶尖,预计三年内就能成为全球第一!”
“汽车零部件原本只是附带的业务,但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飞快,也搭上了顺风车,年初才新建造了一个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车间,不只是提供省内的车企,也为京城汽车等车企提供零部件。”
领导转过头,不经意的看了眼张恪清,这家企业能够走出阴霾,并快速发展,是张恪清的功劳?
而随着领导的眼神看过去,央台的记者镜头也转向了张恪清。
站在夏正东左边的祝文渊满脸的羡慕,可惜他这个级别,根本没资格靠近领导,在场有资格陪在身边的也就是向洋和夏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