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时给的条件不够好吗?现在你看路上,一部分进口车,一小部分国产车,大部分的都是合资车,大家认可的也都是合资车的品牌,还有多少人认可国产汽车品牌?”
“如果不是汽车能源发生了变化,有了新能源,我们再有二十年也追不上,现在也只是在追赶,远远谈不上反超。”
“但对国内的车企来说,这些年他们积累的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人才储备,有了这些基础,他们才能在机会来的时候,加速追赶,有了超车的希望。”
“如果之前他们太着急,急着花费巨资购买技术,那只能被外企耍,因为外企绝不会将最好的技术出售给我们。”
“就像是现在的半导体技术一样,我们能吸引来的肯定都是二流的厂商,没有顶尖的技术,甚至那些外企带来的工艺技术本来就是落后的。”
“为了一些落后的工艺,只能帮我们缩短几年差距的技术,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靠着这些落后的工艺技术,我们能在三十年内完成超越吗?”
“如果注定无法超越,又何必花那么大的代价?”
张恪清笑了笑:“王部长,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想法吧?”
王荣华很淡定的回答:“没错,跟我有一样想法的有好几位同志。恪清同志,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你会支持我们的对吧?”
张恪清也明白过来,看来这个办公室里应该分成了三派,保守派、激进派和中立派。
每一方都没有超过半数,所以很多条件才无法达成,许多事情的进展都比较慢,也才会有许多会议纪要上没多少进展。
也因为这些人的意见无法达成共识,让领导也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才导致政策条款无法全部确定,不能公布。
“王部长,我才刚来,很多之前定下来的条款还没看懂。”
“等我回去好好想想,之后再聊。”
王荣华没得到张恪清的答复,有些失望,但她坚信张恪清最终会支持她的,因为这样对地方的经济发展更好。
听说张恪清反对地方债务太高,要是同意给与那些半导体企业太大的优惠条件,地方债务会变得更高,还会长时间少了一大块税收收入。
要不是听说国院的领导很重视张恪清,亲自将张恪清借调过来,她才不会特意来找张恪清说这件事呢。
也许张恪清的态度,能有一丝影响到领导的决定呢?
张恪清转身回到了办公室,仿佛刚才没跟王荣华有过争论似的,继续淡定的看着资料文件。
倒是谢琦臻看了张恪清一眼,又看了看王荣华,微微皱起眉头。
张恪清,该不会倒向保守派了吧?
喜欢官术:拯救女市长后,我步步高升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官术:拯救女市长后,我步步高升